吳牛喘月的典故
典故是一個漢語詞匯,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三指具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事件。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吳牛喘月的典故,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吳牛喘月的`典故1
典源出處
《太平御覽》卷四引《風俗通》曰:“吳牛望見月則喘,使之苦于日,見月怖喘矣。”晉·裴啟《語林》:“滿奮字武秋,體羸,惡風。侍坐(晉)武帝,屢顧看云母幌。或云:‘北窗琉璃屏風,實密似疏。’有難色。武帝笑之。答曰:‘臣為吳牛,見月而喘。’”《世說新語·言語》亦載,稍略。
釋義用法
吳地天熱,當地的牛苦于日曬,見到月亮也以為是日而氣喘。后以此典形容人遇到與前類似的遭遇而疑心,畏忌;也用以形容天氣炎熱。
用典形式
【牛喘】唐·韓愈:“龍沉劇煮鱗,牛喘甚焚角。”
【吳牛】宋·梅堯臣:“吳牛常畏熱,吳田常畏枯。”
【喘月】宋·黃庭堅:“便欲掃床懸麈尾,正愁喘月似燈光。”清·陳睿思:“喘月之牛負涂豕,紛紛輕薄應如此。”
【望月喘】明·高啟:“中宵望月何曾喘,盡日看云自在眠。”
【喘吳牛】宋·陳師道:“未免困河魚,寧知喘吳牛。”
【見月妄喘】宋·蘇軾:“老牛疲耕作,見月亦妄喘。”
【吳牛喘月】唐·李白:“六月南風吹白沙,吳牛喘月氣成霞。”
【喘月吳牛】宋·辛棄疾:“心似傷弓寒雁,身如喘月吳牛。”清·汪楫:“最愛乘風同快馬,漫將喘月笑吳牛。”
吳牛喘月的典故2
成語名稱:吳牛喘月
成語拼音:wú niú chuǎn yuè
成語用法:作賓語、定語;指因疑心而害怕。
實用性: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成語結構:主謂式
成語年代:古代
成語解釋:吳地的牛畏熱,見月亮疑為太陽而氣喘。比喻因疑心而害怕,也形容酷熱。
成語來源:漢·應劭《風俗通》:“吳牛望月則喘;使之苦于日,見月怖,喘矣!”
成語造句:郭沫若《反正前后》:“從前的人說:吳牛喘月,蜀犬吠日。”
吳牛喘月的成語故事
晉武帝司馬炎手下有一名叫滿奮的臣子,他很有學問,為人也謙和。晉武帝對他非常器重,經常召見他進宮商議國事,他也因而受到不少同僚的羨慕。但滿奮從小生長在溫暖的南方,特別怕冷,尤其到了冬天,更是把西北風看得像猛虎一樣。而洛陽地處北方,冬季嚴寒而漫長,這讓滿奮苦不堪言。
吳字開頭的成語
吳下阿蒙、吳市吹簫、吳越同舟、吳牛喘月
包含有吳字的成語
吳牛喘月、吳越同舟、吳市吹簫、吳下阿蒙、天低吳楚
【吳牛喘月的典故】相關文章:
吳牛喘月成語典故01-14
吳牛喘月成語11-19
吳牛喘月近義詞12-02
吳牛喘月的意思及造句03-20
吳牛喘月成語故事06-25
吳牛喘月的成語故事12-22
吳牛喘月的成語故事2篇06-09
吳牛喘月和三生有幸的故事01-29
歷史典故關于子產放生的典故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