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長沮桀溺的詩詞典故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典故吧,典故的來源大致有三個。第一,來源于民間故事、傳說、民間習俗、神話、歷史上的著名事件,或是某個地名等。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典故?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長沮桀溺的詩詞典故,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典源出處《論語 ·微子》:“長沮、桀溺耦而耕,使子路問津焉。長沮曰:‘夫執輿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曰:‘是魯孔丘與?’曰:‘是也。’曰:‘是知津矣。’問于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 且而與其從辟 (避) 人之士也,豈若從辟 (避) 世之士哉!’ 耰(you)而不輟。” 《史記·孔子世家》亦載。
釋義用法
春秋時隱士長沮、桀溺在田間并排而耕,孔子經過,讓子路前去問渡口,長沮、桀溺卻說孔子自己知道的,并且認為孔子這樣在列國間跑來跑去并沒有什么用處,不如他們避世的人,委婉地批評了孔子一番。后以此典指避世的隱士; 或形容隱士的 生活。
用典形式
【問津】 晉·陶淵明:“耕種有時息,行者無問津。”唐 ·高適:“我行倦風湍,輟棹將問津。”唐·李紳:“豈復問津迷,休為呂梁嘆。”
【沮叟】 宋 ·蘇軾:“滔滔沮叟是,綽綽孟生余。”
【沮溺】 唐 ·李白:“終與同出處,豈將沮溺群。”唐 ·韋應物:“方愿沮溺耦,澹泊守田 廬。”宋·蘇軾:“竟無五畝繼沮溺,空有千篇凌鮑謝。”
【耦耕】 宋·蘇軾:“人間歧路知多少,試向桑田問耦耕。”宋·辛棄疾:“長沮桀溺耦而耕,丘何為是棲棲者。”清·汪琬:“耦耕知未遂,相顧倍傷神。”
【長沮耕】 宋·陸游:“相呼長沮耕,分喜樊遲圃。”
【沮溺心】 明 ·華察:“悠悠沮溺心,千載猶在目。”
【沮溺耕】 宋·蘇轍:“請君速治雞黍具,待我同為沮溺耕。”
【津難問】 宋·梅堯臣:“野叟津難問,賢人酒不空。”
【效沮溺】 三國 ·王粲:“不能效沮溺,相隨把鋤犁。”
【偶沮溺】 唐·陶翰:“豈念嘉遁時,依依偶沮溺。”
【耦耕身】 宋·蘇軾:“輕沙走馬路無塵,何時收拾耦耕身?”
【問津人返】 清·黃鷟來:“流水谷深虛夜夜,問津人返自年年。”
【溺沮耕養】 宋·蘇轍:“永遠林棲真有道,溺沮耕養亦忘情。”
【耦耕夙約】 清·金衡:“耦耕夙約行當踐,有伴巢由合荷鋤。”
【桀溺耦長沮】 北周 ·庾信:“王倪逢嚙缺,桀溺耦長沮。”
譯文:
長沮、桀溺在一起耕種,孔子路過,讓子路去詢問渡口在哪里?
長沮問子路:“那個拿著韁繩的是誰?”子路說:“是孔丘。”長沮說:“是魯國的孔丘嗎?”子路說:“是的。”長沮說:“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
子路再去問桀溺。桀溺說:“你是誰?”子路說:“我是仲由。”桀溺說:“你是魯國孔丘的門徒嗎?”子路說:“是的。”桀溺說:“像洪水一般的壞東西到處都是,你們同誰去改變它呢?而且你與其跟著躲避人的人,為什么不跟著我們這些躲避社會的人呢?”說完,仍舊不停地做田里的農活。
子路回來,把情況報告給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說:“人是不能與飛禽走獸合群共處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還與誰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會與你們一道來從事改革了。”
詞語注釋:
(1)長沮、桀溺:指兩個在水洼里勞動的高大魁梧的人。長、桀,都形容高大:桀通“杰”。沮,低濕的洼地。溺,指浸在水洼中。
(2)耦而耕:兩個人合力耕作。
(3)問津:津,渡口。尋問渡口。
(4)執輿:即執轡。
(5)之:與。
(6)辟:同“避”。
(7)耰:音yōu,用土覆蓋種子。
(8)憮然:悵然,失意。
解析:
《長沮桀溺》選自《論語·第十八章·微子篇》,這一章反映了孔子關于社會改革的主觀愿望和積極的入世思想。儒家不倡導消極避世的做法,這與道家不同。儒家認為,即使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也要獨善其身,做一個有道德修養的人。孔子就是這樣一位身體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種社會責任心,正因為社會動亂、天下無道,他才與自己的弟子們不辭辛苦地四處呼吁,為社會改革而努力,這是一種可貴的憂患意識和歷史責任感。
【長沮桀溺的詩詞典故】相關文章:
粗枝大葉詩詞典故11-05
反裘負芻詩詞典故11-05
阿堵物的詩詞典故03-21
羝羊觸藩的詩詞典故12-03
伯玉知非詩詞典故08-18
寸木岑樓詩詞典故11-05
炙手可熱詩詞典故04-18
戴盆望天詩詞典故08-11
夢筆生花的詩詞典故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