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雁默先烹詩詞典故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典故吧,典故具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事件。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典故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雁默先烹詩詞典故,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典源出處:
《莊子·山木》:“莊子行于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明日,弟子問于莊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將何處?’莊子笑曰:‘周將處于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
釋義用法:
山中大木因材質不好無所可用而不受砍伐,雁則因不能鳴叫而被宰殺,莊子認為可以處在材與不材之間,來免災去禍。后用此典表現中庸消極、全身遠害的處世之道。
用典形式:
【木雁】 唐·韓愈:“我言莊周云,木雁各有喜。”唐·劉禹錫:“處身于木雁,任世變桑田。”清·陳大章:“熊魚自古難兼味,木雁中間可置身。”
【不材木】 宋·蘇軾:“胡為尋丈地,養此不材木。”
【不鳴烹】 宋·陸游:“一鳴輒斥不鳴烹,禍福元知未易評。”
【能鳴分】 唐·駱賓王:“無復能鳴分,空知愧稻梁。”
【能鳴雁】 唐·陳子昂:“不及能鳴雁,徒思海上鷗。”宋·蘇軾:“不須更說能鳴雁,要以空中得盡年。”
【雁能鳴】 宋·劉筠:“養氣自憐雞善勝,全身卻許雁能鳴。”
【悲虛雁】 唐·李商隱:“莊叟悲虛雁,終童漫識鼮。”
【烹不能鳴】 宋·蘇軾:“問君何事食木魚,烹不能鳴固其理。”
【雁默先烹】 唐·白居易:“膏明自燕緣多事,雁默先烹為不才。”
成語典故:
《莊子集釋》卷九上〈雜篇·外物〉~920~
外物不可必,故龍逢誅,比干戮,箕子狂,惡來死,桀紂亡。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員流于江,萇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唐·成玄英疏:「碧,玉也。子胥萇弘,外篇己釋。而言流江者,忠諫夫差,夫差殺之,取馬皮作袋,為鴟鳥之形,盛伍員尸,浮之江水,故云流于江。萇弘遭譖,被放歸蜀,自恨忠而遭譖,遂刳腸而死。蜀人感之,以匱盛其血,三年而化為碧玉,乃精誠之至也。」
【雁默先烹詩詞典故】相關文章:
詩詞典故08-05
焚骨揚灰詩詞典故09-20
吹牛的詩詞典故09-20
蓋了詩詞典故09-20
丹青的詩詞典故09-20
出谷遷喬詩詞典故09-20
反裘負芻詩詞典故07-04
簞食壺漿的詩詞典故09-20
阿堵物的詩詞典故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