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伯玉知非詩詞典故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典故都不陌生吧,要準確理解有關典故的正確含義和使用方法,避免用錯,用偏,產生笑話,影響意思表達,你還記得哪些典故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伯玉知非詩詞典故,歡迎閱讀與收藏。
拼音:
bó yù zhī fēi
簡拼:
byzf
解釋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時衛國人;非:不對。比喻知道以前不對。
成語語法:
主謂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感情色彩:
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
主謂式成語
產生年代:
古代成語
典源出處
《莊子·則陽》:“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嘗不始于是之而卒詘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謂是之非五十九非也。”《淮南子·原道訓》:“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釋義用法
蘧瑗,字伯玉,春秋時衛國大夫,常反躬自省,善于改過。往往一開始時以為是對的,而結束時便知道是錯的了,即五十歲(或六十歲)時就認識到自己四十九年(或五十九年)來言行之非。后用此典指人回首往事,有所覺悟而知昨日之非。也因稱五十歲為知非之年。
用典形式
【知非】唐·杜牧:“嗜酒狂嫌阮,知非晚笑蘧。”宋·陳瓘:“往事元無是處,何須待回首知非?”
【蘧非】唐·張祜:“郗吊終須得,蘧非誓欲懲。”
【伯玉年】唐·張祜:“伯玉年將近,宣尼易未弘。”
【悟前非】唐·白居易:“明朝四十九,應轉悟前非。”
【慕蘧瑗】明·高啟:“回頭悟前非,更名慕蘧瑗。”
【五十知非】唐·李白:“五十知非,古人常有。”
【蘧璦知非】宋·蘇軾:“蘧瑗知非我所師,流年已似手中蓍。”
【三十九年非】宋·王安石:“身世自知還自笑,悠悠三十九年非。”宋·辛棄疾:“笑塵勞三十九年非,長為客。”
【四十九年非】唐·駱賓王:“且論三萬六千是,寧知四十九年非。”宋·李諒:“首開三百六旬日,新知四十九年非。”
【四十始知非】宋·蘇轍:“自恨尋山計苦遲,年過四十始知非。”
【知非慚衛蘧】宋·蘇軾:“吾年凜凜今幾余,知非不去慚衛蘧。”
成語接龍
伯玉知非→非同尋常→常勝將軍→軍不血刃→刃迎縷解→解紛排難→難乎為情→情至意盡→盡忠竭力→力所能及→及溺呼船→船堅炮利→利己損人→人心歸向→向火乞兒→兒女姻親→親密無間→間見層出→出賣靈魂→魂消魄喪→喪心病狂→狂嫖濫賭→賭物思人→人一己百→百廢待興
【伯玉知非詩詞典故】相關文章:
粗枝大葉詩詞典故11-05
反裘負芻詩詞典故11-05
阿堵物的詩詞典故03-21
羝羊觸藩的詩詞典故12-03
寸木岑樓詩詞典故11-05
炙手可熱詩詞典故04-18
戴盆望天詩詞典故08-11
夢筆生花的詩詞典故11-05
萇弘化碧的詩詞典故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