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臨淵羨魚的詩詞典故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經典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臨淵羨魚的詩詞典故,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典源出處
《淮南子·說林訓》:“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漢書·董仲舒傳》:“古人有言曰: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釋義用法
在河邊希望得魚,不如回去織網,再來捕魚。后以此典指空有想法而無行動。
用典形式
【羨魚】 唐·高適:“一生徒羨魚,四十猶聚螢。”
【羨魚心】 唐·駱賓王:“惟嘆窮泉下,終郁羨魚心。”明·高啟:“偶來臨水坐,非有羨魚心。”
【羨魚情】 唐·孟浩然:“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臨川羨魚】 唐·李頎:“可即明時老,臨川莫羨魚。”宋·劉筠:“見彈曾求炙,臨川亦羨魚。”
【臨淵羨魚】 宋·黃庭堅:“翁從傍舍來收網,我適臨淵不羨魚。”清·黃遵憲:“若淪稽古榮車服,久已臨淵不羨魚。”
【結網空羨】 唐·駱賓王:“結網空知羨,圖榮豈自誣。”
【臨川思結網】 唐·顧況:“臨川思結網,見彈欲求雕。”
【臨水羨游魚】 宋·陸游:“昔愧出山成小草,今知臨水羨游魚。”
成語出處
西漢·劉安等《淮南子·說林訓》:“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結網。”
成語“臨淵羨魚”由句中的“臨河而羨魚”演變而來。
成語故事
西漢前期,儒學并不被朝廷所重視。漢武帝為了統一思想,決定尊崇儒術,把道、名、法、陰、陽五行各家統一在儒家里面,為此,漢武帝采用策問(考試)的方法錄用人才。在對策中,董仲舒對儒學講得頭頭是道,得到漢武帝的賞識。
“出臺一項法律,就會有奸佞之徒鉆空子;公布一條命令,也會有狡詐之徒拒不服從。其結果,公布各項法律、命令倒成了壞事,如同往沸騰的水里再加開水,抱起柴禾去救熊熊之火,法律和政令越來越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漢朝奪得天下以來,常想把天下治理好而至今治理不好,究其原因,就在于應當重新改變政策而沒有改變。古人曾經說:‘站在河邊欣羨美味的魚,不如回家編織漁網。’至今,漢朝掌權并希望把天下治理好的愿望已經有七十多年了,不如安靜下來重新改變政策。重新改變政策就可以治理好;治理好了,就可以逐漸消除災禍,迎來福祿。”(故事根據《漢書·董仲書傳》節選改編)
成語寓意
與其對著深潭的魚兒發呆,整天幻想著把魚兒弄到手,還不如先退到一邊,老老實實地去織張網。這是緣于現實生活的基本常識,但這個常識的含義卻是十分豐富而深邃的,它揭示了“心動”與“行動”、“目標”與“手段”的關系。它告訴我們,如果我們只陶醉于構建宏偉的藍圖,熱衷于高談闊論,而不去腳踏實地地下苦功夫,去努力地將它變成現實,那終究是一紙空文,是一種空想。這種空想即使再美麗,也無濟于事。
在目標與手段之間,明確的目標是十分重要的,人不能沒有目標和理想,但如果沒有實現這一目標的具體手段和行動,目標將永遠只是目標。假如我們的目標是捕到魚,那就只有“退”而織好網,才有可能得到魚。在這里,一個“退”很重要,“退”的目的就是把自己從虛幻中解脫出來,先去努力解決行動和手段問題。
有了遠大而宏偉的目標,就得從最不起眼的小事做起,謀劃難做的事,也得從最容易的事做起。唐代學者顏師古說:“言當自求之”,就是說,說了就要去做,立即付諸行動。馬克思也曾經說過:“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就是告誡人們,不要做口頭革命家,而要做行動的巨人。魚兒在水里待得好好的,是不會自己跳到你的懷里的,我們只有把網織好了,有了捕魚的工具,才會有抓住魚的那一天。
成功的機會就如深潭中的魚,永遠是有的,而且有時就在眼前。成功與否就在于是否準備好了一張“網”。一次次被別人的成功所打動,周而復始,自己卻毫無長進。其中的原因,就是自己總是在做一個看客,并沒有在羨慕之后,真正去著手織起一張捕捉成功的“網”。或者是雖然行動了,卻淺嘗輒止,不能持之以恒。
至于結好“網”之后,能不能捕到魚,那則是另外一個問題,能力問題了。在生活中,有的人看到別人取得成功,會有羨慕之心,這是人之常情,但羨慕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應該去努力掌握走向成功的本領,探尋獲得成功的途徑,這才是根本。每個人都有自己美好的理想,有著遠大的目標和崇高的理想雖然是一件好事。不同的是,有的人為了實現它,孜孜不倦,不懈地努力著、奮斗著,跌倒了,再爬起來,總結經驗教訓,繼續向目標邁進,最終獲得了成功。而有的人卻把行動掛在嘴上,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沉浸在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中,或者掌握了一點粗淺的皮毛功夫,碰到問題時卻手足無措,不善于總結和提高,最終肯定一事無成,與成功無緣。他們之間的區別就是行動的區別,是執行力的差異。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要把過多的精力花在“羨慕”上,要采取積極的態度和切實的步驟去獲取水中的魚。如果我們馬上開始做,即使不能實現愿望,那也畢竟是向前走了一步。生活是公平的,即使是沒有通向頂峰的通天大路,總還會留下一些羊腸小道的。
成語用法
成文用法
“臨淵羨魚”比喻只有愿望,沒有實際行動,仍無濟于事。該成語在句中多作謂語、定語、分句。常后跟“不如歸家結網”“莫若退而結網”一類話。
運用示例
東漢·班固《漢書·董仲舒傳》:“古人有言曰:‘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明·朱之渝《答小宅生順問六十一條》:“此為之數年,便可見效,十年便可有成,何不試之,而徒作臨淵羨魚之嘆。 ”
現代·王蒙《比懷念更重要的》:“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每個人從自己做起,加上教育行政部門……社會各界的關懷幫助,八十年代的青年人理應比五十年代生活得更富裕、更文明、更高尚、更豐富多彩。”
【臨淵羨魚的詩詞典故】相關文章:
詩詞典故01-10
焚骨揚灰詩詞典故04-30
粗枝大葉詩詞典故11-05
吹牛的詩詞典故04-30
蓋了詩詞典故04-30
丹青的詩詞典故04-30
出谷遷喬詩詞典故04-30
反裘負芻詩詞典故11-05
簞食壺漿的詩詞典故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