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而立的成語典故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鼎足而立的成語典故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鼎足而立的成語典故1
鼎: 古代的一種烹煮器具,多用青銅制成,圓形,兩耳三足。“鼎立”就是像鼎三足并立一樣,比喻三方勢力對立的情形。源自《漢書·蒯通傳》:“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勢莫敢先動。”
楚漢相爭時,范陽人蒯通看到韓信兵權在握,于是想勸韓信發展自己的力量。蒯通借口看相,先談了一通相人之道。他說:“看人的貴賤,在于骨骼的'長相;看人的憂喜,在于面部的氣色;看人的成敗,在于人的果斷。用這三項去綜合考察一個人,那是萬無一失的!”韓信點頭稱是:“好,就請你替我看看吧!”于是蒯通說道:“相君之面,不過封侯,而且還會出現危險;可是相君之背,卻貴不可言!”韓信驚奇地問道:“這是為什么呢?”
接著蒯通作了一番分析: 楚漢相爭已到了相持階段。項羽從彭城起兵,南征北戰,威震天下,而這幾年卻被劉邦所困擾,沒有明顯進展。而劉邦才幾十萬人,幾次戰斗還吃了敗仗。楚漢雙方已是兩敗俱傷。在這種形勢下,韓信的力量非常重要。幫助漢,則劉邦獲勝;支持楚,則項羽勝利。分析到這里,蒯通說:“依我看,不如讓楚漢雙方都存在下去,您保持中立,讓天下分成三方,就像那鼎的腳一樣,三個腳分開立著。”可是韓信認為劉邦對他不薄,又自認為功勞很大,最終沒有聽取蒯通的意見。
后人用“鼎足而立”來形容勢均力敵的三方面對立的局勢。
鼎足而立的成語典故2
【注音】dǐng zú ér lì
【出處】方今為足下計,莫若兩利而俱存之,叁分天下,鼎足而立,其勢莫敢先動。 東漢·班固《漢書·蒯通傳》
【解釋】象鼎的三只腳一樣,三者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結構】偏正式
【近義詞】三足鼎立、鼎足而三、相持不下
【相反詞】歸于一統、合而為一、定于一尊
【押韻詞】同心一意、才大心細、一身兩役、日干夕惕、饑飽勞役、改天換地、車塵馬跡、沉聲靜氣、游刃余地、河同水密。
【謎語】三國時代
【成語故事】公元前203年,漢將韓信滅了齊國,被劉邦封為齊王,韓信的謀士蒯通分析天下形勢后認為韓信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勸他不要跟隨劉邦自立為王,可以與楚漢三分天下,跟隨劉邦最多也只能封為諸侯。韓信不聽蒯通的意見,最后被呂后誘殺。
【成語示例】三個主峰,高風峻骨,鼎足而立,撐起青天。 徐遲《黃山記》
鼎足而立的成語典故3
出處:《·淮陰侯列傳》。
意思:比喻三方面分立的局勢。也用作“鼎足之勢”。鼎,是古代的一種炊具,多用青銅鑄成,一般為圓形,有三個腳。
劉邦的大將韓信率軍消滅各諸侯國以后,形成楚漢相爭的局面。這時,蒯通就向韓信建議:“現在楚王和漢王雙方在滎陽相持三年不下。照我看,在這種情況下,劉邦和項羽的命運就系于您一人之身。您如果替漢王出力,那就是漢王的勝利;如果幫助楚王,那就是楚王的勝利。您最好不如對雙方都保持良好關系,不幫任何一方去消滅對方,讓他們都存在下去,這樣您就可以跟他們三分天下,即‘鼎足而居’(像鼎的三足一樣相互維持著),最后乘勢消滅他們,一統天下。”
但是,韓信因劉邦對他有知遇之恩,并沒有采納蒯通的建議,仍幫助漢王消滅了楚王,統一了中國,建立了漢朝。
【鼎足而立的成語典故】相關文章:
肝腦涂地成語的典故-成語典故素材12-24
成語典故12-27
成語典故05-22
不貪為寶的成語典故01-04
李郭仙舟的成語典故12-17
成語南轅北轍的典故11-23
有關成語的典故05-31
成語典故介紹01-06
成語歷史典故12-18
成語典故:不貪為寶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