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宋代茶俗的典故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說到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從典故中我們可以學到豐富的歷史知識,懂得很多深刻的道理。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典故?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宋代茶俗的典故,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宋代茶俗的典故
點茶見于宋代蔡襄《茶錄》載:“茶少湯多則云腳散,湯少茶多則粥面聚。鈔茶一錢七,先注湯,調令極勻,又添注入,環回去拂,湯上盞可四分則止,視其面色鮮白,著盞無水痕為絕佳。建安開試,以水痕先者為負,耐久者為勝”.曰:“茶之佳品,皆點啜之。其煎啜之者,皆常品也”。表明宋代沏茶,時尚的是點茶。
“點湯”的其一義指的是“客辭敬湯”,據宋袁文《甕牖閑評》云:“古人客來點茶,茶罷點湯,此常禮也”.另據宋佚名《南窗紀談》說到“客至則設湯,不知起于何時,然上至官府,下至閭里,莫之或廢……蓋客坐既久,恐其語多傷氣故其欲云,則飲之以湯。”又見宋朱或《萍洲可談》:“今世俗客至則啜茶,去則啜湯。湯取藥材甘香者屑之,或溫或涼,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
“點湯”的另一義則作“逐客”解。上述“點湯”原為“客辭敬湯”之禮俗,不意后來被人引用作為“文明逐客”的手段。魏泰的《愛軒筆錄》中講到宋時有一個吏部官員叫胡枚,被調到陜西興元去做知府,他因家貧路遠,無力赴任,于是去求見樞密院長官陳升之,不料陳不和通融,也不愿聽他的陳訴,“遽索湯使起”,也就是立即點湯,下逐客令了。“枚得湯,三奠于地而辭去”,胡枚接湯后沒有喝,而是把它潑在地下忿忿離去。
“點湯”逐客在元雜劇中多有反映,如“點湯是逐客,我則索起”(《凍蘇秦》),“你休來耳邊廂叫點湯”(《龍虎風云會》)等。近人張相在《詩詞曲語辭匯釋》中對此也有解釋:“舊時主客會晤,有端茶送客之習慣,客瀕行時,主人要端茶敬客,以為禮節。其有惡客不愿與之交談者,主人亦往往端茶示意,以速其行。”由此可見,舉起茶杯也可用送客、逐客了。
茶文化的來源
茶的起源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四川一帶已盛行飲茶。西漢時,茶是四川的特產,曾通過進貢傳到京城長安,原來我國古代四川東鄂西就是茶樹的發祥地,而這里正是三皇五帝最早生息之地。神農氏是“三苗”、“九黎”部族之首領。在《史記·吳起傳》與《說苑》等古籍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歧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記載,這說明神農氏的部族發源在四川東部和湖北西部山區,這正是今日大神農架的地域。在這樣一個植被茂盛,至今還盛產茶葉的環境里,神農嘗百草完全是可能的。后來這些部族不斷北移或東徙,西北才成為華夏政治中心到舜帝禪讓王位于大禹,氏族社會的政治中心已移到河南登封一帶,前幾年己在該處王城崗發掘出夏代遺址遺物,大禹接位,并非一帆風順,當初在江浙沿海治水,疏流入海,導苕溪、余不溪、入太湖,克服了洪水之患。后又戰敗防風氏,逐漸北上。舜帝得知大禹治水有功,就讓位于他。而“三苗”后裔不服,所以,《史記五帝本紀》有“三苗在江淮,荊州數為亂”的記載。大禹治水在江南,史書也有根據:秦始皇統一中國后,曾“上會稽、祭大禹”,司馬遷2 0歲時,也“登會稽,探禹穴。”所以今日浙江紹興留有大禹遺跡。夏禹原讓位于“百蟲將軍”伯益,但為兒子夏啟奪權,啟有太康、仲康和少康三子,不斷發生王位之爭,到禹的第六代孫夏杼時政局統一,國力強盛,他曾率部南下尋根,至浙西、駐驊金斗山東南延巒妙峰一帶,故這一帶山稱之為杼山。當時在山南至今尚留有避它城夏王村等遺跡。夏杼之后八代而衰,履癸(桀)為契滅,契建立先商世代。從現存的歷史資料也不難看出,氏族社會“三苗氏”生息之地,產茶歷代不衰,如南北朝時,《劉琨購茶書》中提到安州(今湖北安陸);《桐君錄》中提到酉陽(今湖北黃風東)、巴東(四川奉節);《荊州土地記》中提到武陵(湖南常德)。都盛產茶葉。唐代的史料中提到湖北江陵、南漳、四川彭景、安景、邛崍等地盛產茶。陸羽《茶經》中提茶葉品質不詳的十一州中就有鄂州即今湖北武昌。由此可見,《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事應發生我國中原。即使從《王褒僮約》所記載的飲茶、賣茶的事實看來,我國漢代以前,川東鄂西地區生產和利用茶葉的事業已相當發達。人們不難設想從采野茶到人工栽培茶樹,從自給自用到“產、供、銷”的過程,需要多長年代。所以說我國祖先發現利用栽培茶葉的歷史是悠久的。
歷史悠久的福建茶文化
福建是烏龍茶的故鄉,有一千年的茶文化歷史,是茶文化的發祥地,福建產茶文字記載,最早見諸于南安縣豐州古鎮的蓮花峰石上的摩崖石刻“蓮花茶襟”(公元376年)。這比陸羽《茶經》記載的要早三百余年。比《茶經》早300余年。
古時豐州是閩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蓮花峰位于鎮北桃源村的西北處,峰高約120米,遠在西晉即建有蓮花巖寺。至唐,山腰上建有一座歐陽詹書室。唐末詩人韓偓在此隱居時,曾詠詩“石崖覓芝叟,鄉俗采茶歌”以描寫當年蓮花峰茶的生產情景。
唐馮贄撰的《記事珠》稱“建人謂斗茶為茗戰”,說明閩人斗茶習俗始于唐。時至宋代,福建以北苑貢茶和斗茶活動聞名于世,開創了一代斗茶比藝的茗飲之風,并風靡全國。可謂龍飛鳳舞傾朝廷,斗茶比藝創時興。據報道記載北苑茶的宋代茶書有一半以上,茶詩詞達千首以上。宋、元兩朝福建出現了以“龍鳳盛世”“茗戰成風”為特征的宮廷茶文化與文人茶文化的鼎盛時期,九曲溪孕育而成的中國皇家茶園——御茶園不僅代表是武夷茶的歷史輝煌,而且象征閩茶在中國茶葉的特殊地位。當斗茶之興漸減,明清時期的福建茶進入了創新時期,創制了多種茶類。繼宋代貢茶和斗茶之后的又一次輝煌。明末清初福建創制了烏龍茶,釋超全(1625-1711) 《武夷茶歌》、《安溪茶歌》;清?陸廷燦(1734)《續茶經》引的《王草堂茶說》;清?董天工編(1751)《武夷山志》等記載了烏龍茶的制作技術。
福建生產工夫紅茶,相傳清咸豐、同治年間(一八五一-一八七四年)在福安坦洋村試制成功,經廣州運銷歐洲,很受歡迎。此后大批茶商相繼而來,進山求市,開設茶行,周邊茶葉云集坦洋,“坦洋工夫”的名聲也不脛而走。在福建境內,還有白琳工夫、政和工夫,通常稱為福建三大工夫紅茶。
福建用茉莉花窨茶大約始于明朝。到清朝,窨制方法較明朝又有發展,并開始出現大量的商品茶,清咸豐年間,茉莉花茶大量生產,暢銷華北各地。一八久零年前后各地茶葉運到福州窨制花茶,福州便成為花茶窨制中心。創新茶科技,豐富茶種類,成了這一歷史時期的主旋律。此時茶葉貿易漸盛,在相當一段時期,武夷茶成了中國茶的代稱。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福建烏龍茶以其獨特的魅力風靡日本飲料市場,可謂是櫻花時節念水仙,烏龍東渡創奇跡。
武夷茶文化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元代始成為皇室貢品,并在武夷創辦御茶園,茶文化遺址遍布武夷山中。1962年冬郭沫若游武夷詩云:“九曲清流繞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蘭生谷香生徑,方竹滿山綠滿溪。六六三三疑道語,崖崖壑壑競仙姿,清波輕筏觴飛羽,不會題詩也會題。”茶與三教有不解之緣,茶中蘊和,茶中寓靜,茶的“和、靜“的稟性乃三教所追求的境界,三教思想之精華也豐富了武夷茶文化的內涵。武夷巖茶與武夷山堪稱一體,“好山,好水,出好茶”,武夷是“茶以山名,山以茶而名”。
安溪產茶有字可考于唐末,閬苑巖巖宇大門有:“白茶特產推無價,石筍孤峰別有天。”開先縣令詹敦仁(914-979年)曾留下許多茶詩。明清崛起,至光緒三十年茶園面積達3.1萬畝,并有規模出口量。如今是烏龍茶出口基地,中國名茶之鄉。
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琴棋書畫詩酒茶,茶與百姓生活,如此貼近,雅俗共賞,茶是一種深沉而雋永的文化。數千年的歷史積淀和文明傳承,使絢麗多彩的華夏文明奇妙地溶化在茶香之中,以至在人類歷史上,人們視茶為生活的享受,友誼的橋梁,文明的象征,精神的化身。它的發現與應用,曾給世界以震驚,為世人所矚目。
中國歷史悠久的茶文化的由來
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里面包含了中華民族各個時期各個民族的不同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縮影,那么茶文化的由來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吧。
茶文化產生之初是由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開始的。兩晉北朝時,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養廉”,以對抗當時的奢侈之風。魏晉以來,天下騷亂,文人無以匡世,漸興清淡之風。這些人終日高談闊論,必有助興之物,于是多興飲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賢。后來清淡之風發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飲終日不醉的畢竟是少數,而茶則可長飲且始終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們就轉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現了許多茶人。
漢代文人倡飲茶之舉為茶進入文化領域開了個頭。而到南北朝時,幾乎每一個文化、思想領域都與茶套上了關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潔、對抗奢侈之風的工具;在詞賦家那里,茶是引發思維以助清興的手段;在佛家看來,茶是禪定入靜的必備之物。這樣,茶的文化、社會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國茶文化初現端倪。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與當時的經濟、文化、發展相關。唐朝疆域廣闊,注重對外交往,長安是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國茶文化正是在這種大氣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還與當時佛教的發展,科舉制度,詩風大盛,貢茶的興起,禁酒有關。唐朝陸羽自成一套的茶學、茶藝、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標志。《茶經》非僅述茶,而是把諸家精華及詩人的氣質和藝術思想滲透其中,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理論基礎。
茶文化包括茶葉品評技法、藝術操作手段的鑒賞、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體現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它起源久遠,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
飲茶要想領會品茶之道,對于茶文化的認識還是有所必要的,只有對其有所了解,才能領會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之間不同的飲茶之道。
茶星閃耀
宋朝徽宗皇帝曾在《大觀茶論》文中寫道:“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龍團鳳餅,名冠天下。”“龍鳳餅”指的是建甌宋時北苑制造的龍鳳茶,北苑茶得到皇帝“名冠天下”這樣至高無上的贊譽,這在當時的絕無僅有的。大文人歐陽修對北苑茶風靡情況作了記載:“仁宗尤所珍惜,雖輸相之臣,未嘗輒賜”,他自己在府內做官約二十余年才獲一賜,因而感嘆到“然金可得,而(龍鳳)茶不可得”。
北苑茶的制作是非常精細的,如采茶,五更時就要擊鼓上山,每人身上背一個木桶,大桶裝有剛裝的御泉山水,茶芽摘下后,放入木桶水里浸泡,斷茶時用指甲,而不是用手指,以避免茶牙因陽氣和汗水而受損不潔,制成的茶餅上面印有龍、鳳、花草各種圖紋,茶餅套有銀圈、銅圈,二十餅為一斤,小巧玲瓏,外包裝用“黃羅軟盂,藉以青茗,裹以黃羅夾復,臣封朱印,外用朱漆小匣,鍍金鎖,又以細竹絲織笈貯之,凡數重。”造一茶餅,要花六百多個茶工,“其品之精絕,一餅值四十斤”。
北苑茶質量不斷提高,花樣不斷翻新,每個品種上貢時限為五年,五年后就不再加工和上貢,由于北苑茶制作技藝不斷進步,上貢朝遷持續了450年之久,在我國茶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北苑茶是我國茶史上一顆閃爍的茶星。
北苑的由來
北苑的起源有多種說法,現在學者一般認為是:唐末,建甌有個叫張遷暉的大財主,看到鳳凰山適宜種茶,便在這里開辟了方圓三十里的茶園。王審知在福建建立閩國后,張遷暉在閩做官任閣門使,負責四方朝見禮儀等事宜。龍啟元年(公元933年)張遷暉把鳳山這片茶園獻給了官府,這片茶園成為官家茶園。由于閩國的地域以福建為境,而建甌鳳凰山在福建的北部,鳳凰山茶園風景宜人,頗為壯觀,不失為帝王林園,便把這里稱為北苑,北苑之名從此開始見稱。
當時北歐陽指茶焙,如同中當仿的茶場,有自己的茶園和加工場所。隨著北蒼的發展,北蒼的含義也發生了變化。致函宋太平興國,北苑發展成為御茶園,生產專供皇帝飲用的御茶。據1141年《東溪試茶錄》載,北苑有茶園25處,據1186年《北苑別錄》載,北苑有茶園46處。北蒼發展到扣期形成了行政區,《建甌縣志》載:“吉苑里,在縣東三十里,舊名北苑。洪開初割原祐鄉東吉里來益之,合二名為吉苑。”即明進洪開初年(約1368年)東吉與北苑合并,各取一字,新稱吉苑,所以北苑之名隨后在地圖、縣志中就不見稱了。
龍焙的延生
龍啟元年(公元933年)鳳凰山茶園成為官家茶園后,特別是實行“輕徭薄斂,與民生息”的政策,“三十年間,一境晏然”,北苑茶有了較大的發展。王延政稱帝后,把外地人開墾的茶園全部占為官有,官家茶園在建甌有了較大規模,每年春茶開采之季,都要從六個縣征派數千役夫來建甌采造官茶,可見規模之大。
閩國滅亡后,南唐的潘承祐負責福建的征稅事務,他把鳳凰山附近的茶園收入官有,把鳳凰山以外的茶園還給民間,其后南唐李后主派官員專門到建甌指導和監制,設立了專供皇帝享用的龍焙,于是建甌從此有了產龍茶的龍焙。南唐時建甌已有官私茶焙1336個,其中官焙有38個,北苑龍焙就為這38的官焙之一,不過它比別的官焙身價更高。
北苑龍焙在鳳凰山麓,唐末宋初擁有25處茶園,規模較大,這一時期采制的是片茶(或稱團茶、餅茶),片茶就是把采下來的茶芽通過蒸、揭、拍、焙、穿、封等制作工藝制成片狀,北苑龍焙制作的是研膏茶,就是把茶芽蒸后,碾成膏狀,壓成茶餅,餅中間留有小孔洞,焙干后,十余餅串為一串,由于研膏茶味苦澀而濃重,后為北苑又制成了臘面茶,龍焙的延生,使北苑茶有了新的不斷的提高和發展。
茶技超群
作為貢茶客觀上促進了北苑茶的發展,但制茶技術的不斷進步則是北苑茶發展的內在原因,北宋時期是北苑茶發展的最快時期。北苑入貢前,全國名茶有十幾個,貢茶四個,北苑入貢后,由于“早、快、新、精”,很快超過其它茶星,成為四代朝延的寵茶。
早:每年驚蟄前后采制茶葉。這在現在是不可能的。宋朝建甌選育了不同類型的茶樹,早茶種立春就可發芽。
快:一是制作快,每天數千人分工序制作;二是貢茶快。從采造到入貢前后不到十幾天的時間,在當時交通條件下這是不可想象的,但有歐陽修的詩名為證:“建安三千五百里,京師三月嘗新茶。”
新:就是貢茶的花樣品種刻意,每個品種上貢時間限為五年,五年以后就不再加工和上貢,而且品種花樣越來越多,咸豐年間(公元998-1003年),北苑貢茶有十個品種花色,最盛時到宣和年間(1119-1125年)則有四十多個品種。
精:在制作和包裝上力求精工。如蔡襄監制時,把原八餅為一斤的大茶餅改為二十餅為一斤的小茶餅,茶餅園徑僅為一寸五分左右,茶餅表面印上精致的花鳳,花草等圖紋,茶餅除圓形外,還有橢圓形、四方形、棱形等,小巧玲瓏,極為精絕。
【宋代茶俗的典故】相關文章:
以茶代酒典故12-01
以茶代酒的典故09-28
六堡茶名字的典故03-30
水仙茶的產地及來源的典故10-21
典故:六堡茶名字由來03-28
六堡茶名字由來的典故12-09
宋代詩人的詩詞01-08
宋代婉約代表詩人04-11
宋代詩人有哪些?11-23
宋代詞人有哪些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