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閱讀理解練習題
初中閱讀理解練習題1
帝國主義的侵略打破了中國人學西方的迷夢。很奇怪,為什么先生老是侵略學生呢?中國人向西方學得很不少,______ 行不通,理想總是不能實現。多次奮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樣全國規模的運動,都失敗了。國家的情況一天比一天壞,環境迫使人們活不下去。懷疑產生,增長了,發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震動了全世界。俄國人舉行了十月革命,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過去蘊藏在地下為外國人所看不見的偉大的俄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精力,在列寧、斯大林領導之下,像火山一樣突然爆發出來,中國人和全人類對俄國人都另眼相看了。這時,也只是在這時,中國人從思想到生活,才出現了一個嶄新的時期。中國人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遍真理,中國的面目就起了變化了。
1)橫線上應填入合適的關聯詞語。
[ ]
A.但是
B.而且
C.所以
D.無論
2)劃線句子是
[ ]
A.單句
B.復句
3)與“創立”意思最接近的詞是
[ ]
A.創造
B.創設
C.創建
D.創辦
4)劃線詞“才”強調的意思是
[ ]
A.表示事情發生得晚,強調出現時間晚
B.強調在某種條件下產生的結果
C.剛剛的意思,強調不久前開始出現
D.表示強調所說的事情,同“的確”
5)“這時,也只是在這時”句中“這時”指代 ____。后半句重復所起的作用是
[ ]
A.補充
B.說明
C.強調
D.解釋
6)“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之”是代詞,指代意思是
[ ]
A.馬克思列寧主義
B.普遍真理
C.中國出現了一個嶄新的時期
D.中國人從思想到生活
7) 這段文字在全文結構層次上的作用是
[ ]
A.總領下文
B.總結上文
C.過渡
D.補充說明
8)“也只是在這時”在句中起了 ____ 作用,點明變化的`時間和過程。
9)用“‖”標明這段文字的層次,并寫出層意。
10)上文主要采用 _______ 的論證方法,論述的問題是 ______。
11)“先生為什么老是侵略學生呢?”這句話采用了 ______ 的修辭方法,形象而深刻地揭露了帝國主義的虛偽面目和屢屢欺凌中國,恃強凌弱的丑惡嘴臉。
參考答案:
1)A
2)B
3)C
4)A
5)俄國爆發十月革命
6)A
7)C
8)強調
9)第一層:……發展了。寫中國人的迷夢被打破,懷疑產生了。第二層:……另眼相看了。寫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使人們對俄國另眼相看。第三層:至段尾。寫中國人找到了救國的真理。
10)擺事實 中國人民找到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這個普遍真理。
11) 比喻。
初中閱讀理解練習題2
榜樣
秦 俑
峰子最后還是選擇了回家鄉教書。當同學們都去火車站送他時,峰子不知怎的就想起了一句悲壯的古詩:壯士一去兮不復返。
先到縣教育局報到,簽了字后,辦公室的同志瞪著一對金魚眼問:“你是師大畢業的?”峰子什么話也沒說,背起兩大袋子書和行李,頭也不回地搭車回了家。
父親見峰子回來了,遠遠地迎了上去,說:“工作好了吧?”
峰子沒吱聲,把行李往父親手上一放,回到家“咕嘟咕嘟”喝了一大杯水,然后才說:“省晚報讓去做記者,沒去。”
“怎么?”
“我想回村里學校教書。”
父親顫著聲問:“是不是在學校里犯了事?”
“年年都評三好學生呢,怎會犯事?”峰子坐了下來。
“那怎么回咱這破村?”
“學校不是少了老師么。”
【A】父親 愣了好一陣,嘆了口氣,便去張羅著煮面條。
峰子早沒了娘。他看著駝了背的父親,心中不由惴惴不安:父親要是罵他一頓,或者打他一記耳光,他的心里也許會好受一點。
吃過面,峰子便去村小學找校長。
【B】 說是學校,其實不過一層四間的茅草土坯屋,屋旁豎著一根四五米高的木桿,上頭飄著一面早已發白的旗。學校長年駐校的,也就校長一人。
峰子在學校的自留地上找到了校長,校長正戴著那副掉了一條腿的老花眼鏡,在地里侍弄自己種的蔬菜。
峰子輕輕地喚了一聲:“校長。”
校長回過頭,眼鏡差點兒就掉到了地上。他見了峰子,臉上的笑便浮了上來,說:“峰子回來了。”
“我是來向您報到的,我也來學校教書,以后我就是您的部下了。”
“你……”【C】校長什么話也說不出來,只是汪了淚,顧不上擦掉泥巴,就緊緊地握住峰子的手。
校長破例炒了一盤蛋,邀峰子喝一盅。校長一邊喝酒一邊說:“想你考上大學那年,學校里的娃兒就加了一倍,大家都把你當榜樣呢。”
峰子就想起往年的寒暑假,他一回家,總有東家西家的請他到家里吃飯教課,說是要自家的娃子學學他的樣。
可是,這一年暑假過去,也沒見哪家有人來請他。和鄉里鄉親的'見了,還有人不相信地問:“峰子,你真回咱村里教書?”
峰子就爽快地回答:“是!”
到秋天開學了,報到的學生竟暴減到了往常的三分之一。校長和峰子都不明白:老師多了,學生怎么反倒少了?
于是峰子拿了一份花名冊挨家挨戶去問,問來問去,都回答說,我家娃兒不念書了,過兩年讓他到外面打工去。
峰子說:“孩子還小,怎就不讓念了?”
“念了書沒用。”[來源:]
“怎沒用?念了書可以考大學啊。”
對方就不吭聲了,任峰子怎么勸說也沒用。等峰子一腳跨出大門,【D】后邊就傳來輕輕的嘀咕:“ ”
這話刺得峰子的心一陣陣地疼。
一年后,縣教育局捎了信過來,說是讓峰子去領“扶貧助學志愿者”獎章,他成了全縣教師的榜樣呢……
(選文略有改動)
18.認真閱讀小說,將峰子的主要活動補充完整。(6分)
告別同學→ →回到家里→ →答鄉親疑問→ →獲得嘉獎
19.得知峰子決定回鄉教書后,【A】處父親“愣了好一陣, 嘆了口氣”表現了 他 和 的復雜心理;【C】處校長“……只是汪了淚,……緊緊地握住峰子的手”則反映了他 的心理。(6分)
20.【B】處劃線句子屬于環境描寫,這里既反映了鄉村 的特點,又襯托了峰子
的品質。(2分)
21.聯系上下文,試寫出【D】處“嘀咕”的話。(2分)
22.峰子是一位有著“悲壯”色彩的主人公,文中用了大量筆墨來表現他的“悲”和“壯”,請各舉一例并作簡要點評。(6分)
(1)“悲”
(2)“壯”
參考答案:
18.回縣報到 面見校長 動員流生(6分,每空2分。概括合理均可)
19.驚愕(出乎意料) 失望(無奈) 激動(6分,每空2分。言之有理均可)
20.貧窮落后 立志鄉村教育高尚(2分,每空1分,言之有理均可)
21.上了大學又怎樣啦,還不照樣回家教書種地……(2分,言之有理均可。)
22.“悲”示例:①往年寒暑假,峰子一回家,總有人請他吃飯教課,而決定回鄉教書的這年暑假卻沒有人請他,鄉親對他態度的前后反差之大,令人心酸。②“到秋天開學了,報到的學生竟暴減到了往常的三分之一。”一個“暴”字,形象地寫出了學生到校人數急 劇下降的情況,這種情況讓他始料不及,間接寫出了此時的峰子已成為家長心中的“壞榜樣”,令人痛心。③家長的嘀咕刺得峰子的心一陣陣地疼。這里寫出了峰子動員流生時,家長們的冷漠無知深深地戳傷了峰子的心。
“壯”示例:①“頭也不回”寫出了峰子放棄到省晚報做記者的機會,回鄉教書的毅然決然。②面對鄉親對峰子回鄉教書的疑問,他“爽快”地回答“是”。“是!”獨詞成句,擲地有聲,寫出了峰子回鄉執教的堅定與自豪。③“……以后我就是您的部下了”,看似輕松俏皮的話語表現了峰子扎根農村教育的莊重選擇。(6分,每點3分。點評合理均可)
初中閱讀理解練習題3
你為什么拿這一個
張曉風
回家之前,我去買了一些水果。
我買了一根香蕉,兩個橘子,和一個泰國椰子。中秋節剛過,家里水果沒吃完的還很多,隨便買一點即可。今天選的三樣各有理由,香蕉是因為今年盛產,大家幫忙吃一點比較好,所以買它幾乎是出于道德的因素。至于橘子是因為它初上市,皮還青青的,聞起來香味卻極辛烈,令人想起千年前的老蘇寫給朋友的詩:“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只須花少許錢,就能買到季節的容顏和氣味,以及秋來的詩興,何樂不為——所以,買橘子,是基于美學理由。
而買椰子卻有個非常簡單明了的訴求:我口渴了。此刻已是晚上十點半,我在外工作了一整天,非常辛苦,自己帶的水也喝完了,買可樂或礦泉水會留一個塑膠瓶來傷害大地,不如買椰子,椰汁甘美近酒,而且椰子殼對大地是無害的。
但我在排隊付錢的時候,收賬的老板娘卻用非常奇怪的.眼神望了我一眼,說:“喂,阿姨,你為什么要拿這一個?”
她指的是那個椰子。
咦?這一個不能拿嗎?難道顧客有義務告訴店家自己為什么要選某一個水果嗎?這年頭連父母都不見得敢問子女為什么要選某人為配偶了,我卻竟要回答這么一個奇怪的問題。
“沒什么,我隨便拿的。”我說的是實話。
付完錢,我請她幫我在椰子上鑿一個洞。她鑿好,替我插上麥管,然后,她轉過身來,又追問了一句:“那么多個椰子,你為什么偏偏拿這一個?”
奇怪,原來她還沒有放棄要問我真相,這一次,輪到我好奇了:
“這一個,有什么不該拿嗎?”我問。
“大小都是30元一個,這一個,特別小呀!”她嘆氣,仿佛我是白癡。
“所以,剛才那根香蕉我沒跟你拿錢……但是,怪呀,你為什么要選這一個呢?”
她的年紀看起來不算小,從事這一行想必也有些歲月了,閱人大概也不在少數,看到我這種顧客不選大反選小,簡直顛覆了她用專業知識歸納出來的金科玉律,所以想窮追猛打問個明白。
但我并不想挑個大大的椰子,我此刻并沒有太渴,就算渴,我也快到家了,我只想有點什么潤潤喉而已,有什么必要花時間去精挑細選找個椰汁飽足的大椰子呢?這跟道德的修養不太有關系,我只覺這樣做比較合理而已。如果我此刻行過正午的沙漠,喉干舌燥之際,看見椰子攤上有大小不一而價錢一樣的椰子,我大概也會揀個大的拿吧?
可是回顧前塵,我的大半輩子好像都沒碰上什么非爭不可或非挑不可的事,我習慣不爭,可也沒吃過什么大虧。像此刻,老板娘不就免了我的香蕉錢嗎?也許她可憐我的弱智吧?其實她沒算我香蕉錢我也是經她說明才知道的。我習慣不看秤,不復核,店家說多少我就給多少。我不是個全然不計較的人,但生命、義理、文章都夠復雜了,實在顧不上水果的價錢啊。
我當場把椰汁喝完了,那分量不多不少,剛剛夠潤我當下的枯喉。
6.從作者選擇水果的理由中可以看出她是個怎樣的人?(3分)
7.理解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含義。(4分)
① 只須花少許錢,就能買到季節的容顏和氣味,以及秋來的詩興,何樂不為?
② 看到我這種顧客不選大反選小,簡直顛覆了她用專業知識歸納出來的金科玉律。
8. 買水果本來是一件日常小事,作者卻從中生發出諸多的人生感悟,這樣寫有什么好處?(3分)
9. 結合上下文說說你對文中畫線句子的理解,并談談你從中受到的啟發。(5分)
參考答案:
22. 答案:她是個能為別人著想、富有詩意和環保意識的人。
評分:每個要點1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
23. 答案:① 原指人的容貌和臉色,這里用來形容季節的顏色。② 原指不能變更的信條,這里指老板娘多年賣水果所積累的經驗。
評分:每小題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24. 答案:以小見大,易于引發讀者共鳴,耐人尋味。
評分:每個要點1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
25. 答案示例:作者不計較生活瑣事,卻看重生命、事業等人生大事。這啟發我們在生活中不要斤斤計較,而是要把精力放在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上。
評分:理解恰當得3分,啟發合情合理得2分。共5分。意思對即可。
初中閱讀理解練習題4
魯迅讀書
魯迅小的時候酷愛讀書。他愛看書,愛抄書,把書看坐寶貝一樣。
在進“三味書屋”前,他在自己的啟蒙老師──一位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帶圖的書。這位老師曾經告訴他,有一部繪圖的《山海經》,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眼睛的怪物……可惜一時找不到了。這么一本有趣的'書,可把魯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夢寐以求,這可把他的保姆媽媽感動了。媽媽不識字,她探親回來時,( )給魯迅買回了這部書。一見面,媽媽把一包書送給魯迅,高興地說:“哥兒,有畫兒的《山海經》,我給你買回來了!”一聽這消息,魯迅欣喜若狂,( )把書接過來,找開紙包看了起來。
魯迅小時候對于書籍( )愛護。看書的時候,他( )把桌子擦得干干凈凈,看看手指臟不臟。臟桌子上是不放書的,臟手是不翻書的。他還特意為自己準備了一只箱子,返鄉民工各種各樣的書整整齊齊地放在里面,箱子里還放了樟腦丸,防止蟲蛀。
魯迅小時候養成了愛書如寶的好習慣,他讀過的書浩如煙海。他購置的書,僅1912年至1939年間,就有九千多冊。魯迅一生清貧,最大的財產,就是寶貴的藏書了。
1.“酷愛”一詞中,“酷”的意思是【B】。
A.殘忍
B.程度特別深的
2.選詞填空。
看書的時候,他【B】把桌子擦得干干凈凈,看看手指臟不臟。
A.通常
B.總是
3.選詞填空。
魯迅小時候對于書籍【B】愛護。
A.比較
B.特別
4.選詞填空。
一聽這消息,魯迅欣喜若狂,【B】把書接過來,找開紙包看了起來。
A.于是
B.趕緊
5.選詞填空。
媽媽不識字,她探親回來時,【B】給魯迅買回了這部書。
A.隨便
B.設法
6.文章圍繞魯迅讀書,列舉了“渴望讀《山海經》”和“ 【B】”兩個事例,刻畫了魯迅酷愛讀書、愛書如寶的品質。
A.喜歡看書
B.愛護書籍
C.愛抄書
D.愛擦桌子
初中閱讀理解練習題5
羅銀勝
楊絳與錢鐘書都是有名的“讀書種子”,對于他們來說,讀書已經不是職業所需,而成了他們的精神支柱。
1949年,黃裳曾去北京采訪,專程到清華園錢氏夫婦的寓所,親眼目睹了這對教授夫婦靜夜攻讀的情形:“住在清華園里的名教授,算來算去我只有一位熟人,就是錢鐘書。第二天的晚上。吃過晚飯以后我找到他的住處,他和楊絳兩位住著一所教授住宅,他倆也坐在客廳里,好像沒有生火,也許是火爐不旺,只覺得冷得很,整個客廳沒有任何家具,越發顯得空落落的。中間放了一張挺講究的西餐長臺,另外就是兩把椅子。此外,沒有了。長臺上,堆著兩疊外文書和用藍布硬套裝著的線裝書,都是從清華圖書館借來的。他們夫婦就靜靜地對坐在長臺兩端讀書,是我這個不速之客打破了這個典型的夜讀的環境。他們沒有想到我會在這時來訪,高興極了,接下去,就是快談。”
當時,楊絳、錢鐘書除了上課、辦公、開會之外,可謂是深居簡出,晚上的空余時間對他們來說,是辛勤耕讀的好時光,他倆不愧是一對“讀書種子”,用人類文化精華不斷充實著自己。
錢鐘書去世后,楊絳一如既往杜門謝客,潛心讀書。她的閉門讀書不是消極避世,不通人情世故,而是“追求精神享受”。她說:“我覺得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對質。反正話不投機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場,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門——就是說,啪地合上書面——誰也不會嗔怪。”
楊絳非常珍視如此讀書的自由,她還感嘆道:“壺臺懸掛的一把壺里,別有天地日月,每一本書——不論小說、戲劇、傳記、游記、日記,以及散文詩詞,都別有天地,別有日月星辰,而且還有生存其間的人物。我們很不必巴巴地趕赴某地,花錢買門票去看些仿造的`贗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開一頁書,走入真境,遇見真人,就可以親親切切地觀賞一番……盡管古人把書說成‘浩如煙海’,書的世界卻真的‘天涯若比鄰’,這話絕不是唯心的比擬。世界再大也沒有阻隔。佛說‘三千大千世界’,可算大極了。書的境地呢,‘現在界’還加上‘過去界’,也帶上‘未來界’,實在是包羅萬象,貫通三界。這里可得到豐富的經歷,可以識各時各地、多種多樣的人。經常在書里‘串門兒’,至少也可以脫去幾分愚昧,多長幾個心眼兒吧。”楊絳讀書時的愜意,無疑也是眾多讀書人心向往之的精神世界。
楊絳生活是非常簡樸的,她擺脫了世俗的陋見。如今她所住的房間,水泥地、白灰墻,比照當今一些教授們新遷的住宅,可謂簡陋至極,但所有房間都干凈、整潔、雅致,涌流著一股沁人心脾的書卷氣。楊絳的服飾樸素無華,毫無珠光寶氣。她心系科教興國,毅然將自己的積蓄全部捐贈給“好讀書”的學子。這一慷慨之舉,值得世人敬仰和效仿。
20xx年夏天,年近期頤的楊絳推出了《走到人生邊上——自問自答》一書。這是楊絳以豐涵人生歷練的經驗,來書寫自己的心路歷程,因而全書充浸著人性的美感。
《走到人生邊上》可以看做是楊絳對于生死以及人的本性、靈魂等哲學命題的一次終極思考。按照她自己的說法,“我試圖擺脫一切成見,按照合理的規律,合乎邏輯的推理,依靠世紀生活經驗,自己思考。我要從平時不在意的地方,發現問題,解答問題;能證實的予以肯定,不能證實的存疑。這樣一步一步自問自答,看能探索多遠。我正站在人生的邊緣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
擺脫了羈絆和束縛的楊絳先生,在書中更多體現的是個人的感悟。惟其如此,尤為可親。老人家九十多歲,快到生命的盡頭,仍在思考人生的意義和生命的本原,還極認真地反思自己年輕時的過錯。
(選自《名人傳記》)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1949年,正在靜夜攻讀的錢鐘書夫婦面對不速之客黃裳,在非常高興的同時,也想盡快結束談話,以便繼續夜讀。
B.楊絳把讀書比做“‘隱身’的串門兒”,形象地表達出她獨特的讀書感受;讀書,不受時間限制,自由自在,無拘無束。
C.在楊絳看來,書中別有天地,書中也有人物,書的世界沒有阻隔,書的內容包羅萬象;讀書實在是一件愜意的事。
D.楊絳不僅自己讀書,而且鼓勵他人讀書;不僅讀別人寫的書,而且寫書用來給別人讀,如20xx年夏推出《走到人生邊上》。
E.本文通過記述楊絳先生愛讀書、苦讀書的事跡,具體展現其書香世界,刻畫出一個酷愛讀書、淡泊名利的學者形象。
(1).【答案】答C給3分,答B給2分,答D給1分;答A、E不給分。
【解析】D“寫書用來給別人讀”不夠準確,這部書“書寫自己的心路歷程”,“在書中更多體現的是個人的感悟”。A“也想盡快結束談話”不正確。E“苦讀書”不正確,根據原文,楊絳先生以讀書為樂。
(2).對于楊絳先生來說,“讀書已經不是職業所需”、而成為了她的“精神支柱”。為什么?請簡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閱讀理解練習題6
①在新公園散步,看到一個“剪影”的中年人。
②他擺的攤子很小,工具也非常簡單,只有一把小剪刀、幾張紙,但是他剪影的技巧十分熟練,只要三兩分鐘就能把一個人的形象剪在紙上,而且大部分非常的酷肖。仔細地看,他的剪影上只有兩三道線條,一個人的表情五官就在那三兩道線條中活生生的跳躍出來。
③那是一個冬日清冷的午后,即使在公園里,人也是稀少的,偶有路過的人好奇地望望剪影者的攤位,然后默默地離去;要經過好久,才有一些人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讓他剪影,因為一張二十元,比在相館拍張失敗的照片還要廉價得多。
④我坐在剪影者對面的鐵椅上,看到他生意的清淡,不禁令我覺得他是一個人間的孤獨者。他終日用剪刀和紙捕捉人們臉上的神采,而那些人只像一條河從他身邊匆匆流去,除了他擺在架子上一些特別傳神的,用來做樣本的名人的側影以外,他幾乎一無所有。
⑤走上前去,我讓剪影者為我剪一張側臉,在他工作的時候,我淡淡的說:“生意不太好呀?”設想到卻引起剪影者一長串的牢騷。他說,自從攝影普遍了以后,剪影的生意幾乎做不下去了,因為攝影是彩色的,那么真實而明確;而剪影是黑白的,只有幾道小小的線條。
⑥他說:“當人們太依賴攝影照片時,這個世界就減少了一些可以想像的美感,不管一個人多么天真爛漫,他站在照相機的前面時,就變得虛假而不自在了。因此,攝影往往只留下一個人的形象,卻不能真正有一個人的神采;剪影不是這樣,它只捕捉神采,不太注意形象。”我想,那位孤獨的剪影者所說的話,有很深切的道理,尤其是人坐在照相館燈下所拍的那種照片。
⑦他很快地剪好了我的影,我看著自己黑黑的側影,感覺那個“影”是陌生的,帶著一種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憂郁,因為“他”嘴角緊閉,眉頭深結。我詢問著剪影者,他說:“我剛剛看你坐在對面的椅子上,就覺得你是個憂郁的人,你知道要剪出一個人的影像,技術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觀察。”
⑧剪影者從事剪影的行業已經有二十年了,一直過著流浪的生活,以前是在各地的觀光區為觀光客剪影,后來觀光區也被照相師傅取代了,他只好從一個小鎮到另一個小鎮出賣自己的技藝,他的感慨不僅僅是生活的,而是“我走的地方愈多,看過的人愈多,我剪影的技術就日益成熟,捕捉住人最傳神的面貌,可惜我的生意卻一天不如一天,有時在南部鄉下,一天還不到十個人上門。”
⑨做為一個剪影者,他最大的興趣是在觀察,早先是對人的觀察,后來生意清淡了,他開始揣摩自然,剪花鳥樹木,剪山光水色。
⑩“那不是和剪紙一樣了嗎?”我說。
11“剪影本來就是剪紙的一種,不同的是剪紙務求精細,色彩繁多,是中國的寫實畫;剪影務求精簡,只有黑白兩色,就象是寫意了。”
12因為他夸說什么事物都可以剪影,我就請他剪一幅題名為“黑暗”的影子。
13剪影者用黑紙和剪刀,剪了一個小小的上弦月和幾顆閃耀的星星,他告訴我:“本來,真正的黑暗是沒有月亮和星星的,但是世間沒有真正的黑暗,我們總可以在最角落的地方看到一線光明,如果沒有光明,黑暗就不成其黑暗了。”
14我離開剪影者的時候,不禁反復地回味他說過的話。因為有光明的對照,黑暗才顯得可怕,如果真是沒有光明,黑暗又有什么可怕呢?問題是,一個人處在最黑暗的時刻,如何還能保有對光明的一片向往。
15現在這張名為“黑暗”的剪影正擺在我的書桌上,星月疏疏淡淡的埋在黑紙里,好像很不在意似的,“光明”也許正是如此,并未為某一個特定的`對象照耀,而是每一個有心人都可以追求。
16后來我有幾次到公園去,想找那一位剪影的人,卻再也沒有他的蹤跡了,我知道他在某一個角落里繼續過著飄泊的生活,捕捉光明或黑暗的人所顯現的神采,也許他早就忘記曾經剪過我的影子,這絲毫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一個悠閑的下午相遇,而他用二十年的流浪告訴我:“世間沒有真正的黑暗。”即使無人顧惜的剪影也是如此。
1.結合文章內容,說說第⑥段中 “神采”一詞的具體含義。(2分)
答:
2.閱讀第⑧段,說說本段內容在文中都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答:
3.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作者在兩次剪影過程中,剪影者所講的話帶給作者的感悟都是什么?從作者的感悟中帶給你的啟示是什么? (不超過150字以內) (5分)
1.答案:指人的精神內涵或思想性格。
(共2分。意思相近即可)
2.答案:①交待了剪影者二十年來的流浪生活。②引出下文。③為下文寫剪影者對“黑
暗”的深刻見解和“我”對剪影者二十年來流浪生活的深刻感悟作鋪墊。
(共3分。共三個要點,每個1分)
3.答案提示:①不能只重形象而忽視神采(或要善于捕捉人、事物的內涵、實質。)
②人要保有對光明的一片向往。
啟示:人應該心中充滿光明或不管身處何種境地心中要充滿希望。
(共5分。作者的感悟2分,啟示2分,語言表達1分)
初中閱讀理解練習題7
我和賓四(錢穆的字)剛開始共同生活時,他整天在學校,有應付不完的事;下班回家一進門,靜臥十幾分鐘,就又伏案用功。有時參加學校全體旅游,一早出門,涉海、爬山,黃昏回家,年輕人都累了,但賓四一進門仍只休息十幾分鐘便伏案。我覺得很奇怪,有一天談起,他說:這是因為有靜坐之功。他年輕時為求身體健康,對靜坐曾下過很大功夫,以后把靜坐中的息念功夫應用到日常生活上來,乘巴士、走路,都用心息念,所以一回家就能伏案。
他過去身體很弱,得過肺病,又曾患過幾十年嚴重的胃疾,所以一向注意身體衛生。他伏案工作一兩小時定會站起來走動幾分鐘,或做些書房運動。我們鉆石山的那個家,僅有二十余平米,就養了大大小小近百盆花草,擺滿在窗框上柜子上書桌上茶幾上陽臺上。他用栽花賞花代替一部分書房運動。他永遠保持著樂觀心情,使家庭中朝氣充沛。他喜歡接近大自然,我們在香港時,先后兩個家都可以望月,可以觀海。得了空閑,他喜歡自香港山頂看海上落日,看夜景,或是到九龍鄉村漫游。他對于一年四季陰晴冷暖的變化,都覺得意味無窮。他喜歡飲下午茶,也喜歡圍棋。但不喜歡和人對弈,他嫌那樣費時傷神,所以更喜歡擺棋譜。在我覺得心情沉悶時,他常說,我來替你擺一盤棋吧。偶然也夫妻對下,他說:只有如此,勝也好,敗也好,可以不傷神。
我最愛聽他吹簫。我們住在九龍沙田的那一段日子,每逢有月亮的晚上,我喜歡關掉家中所有的燈,讓月光照進我們整條的長廊,我盤膝坐在廊上,靜聽他在月光下吹簫,四周寂靜,只聽簫聲在空中回蕩,令人塵念頓消,滿心舒暢。賓四告訴我,他年輕時學唱昆曲,所以也學吹簫笛,他曾下過很大功夫。冬天下雪在戶外練,在當風口處練,還要一腿而起,做金雞獨立式慢慢蹲下又起來練,要練到那簫笛聲音不斷不變。遷到臺灣后,他的牙齒全部拔光,裝上了假牙就沒有興致再吹簫了。
他七十三歲大病后,身體尚未完全復原,兩眼也患目疾,醫生不讓他過長時間看書,尤禁晚上看書,所以生活較前輕松,然而他白天仍然全日工作,這樣直到他《朱子新學案》一書完成,那是他生命中一大志愿所寄。他自己說:以后我要減少工作時間了。但也仍保持著半日正常的工作;而一遇心里喜歡的'題目,他又耐不住加倍地工作了。近幾年來,有時他對我說這幾天我真開心,寫了一篇得意的文章。但文章寫完,他總會有一場病。親戚朋友都勸我要限制他的用功時間,他們關切地說,賓四寫作了一輩子,過八十的人,也該休息休息了,我心中很感激他們對賓四的愛護,但我從來沒有限制過他的讀書寫作。記得我們剛結婚時,他曾對我說:不希望我是一個只懂管理家務的主婦,希望我做一個懂得他、了解他的知己。二十年的共同生活,使我深知他那種發憤忘食,樂以忘憂的心胸抱負。
賓四常對我說,自古以來的學人很少有及身而見開花結果的。在今天講文化思想,似乎不像科學家的發明,不論別人懂與不懂,即可獲得舉世崇拜,因為科學有一個公認的外在價值,而講文化思想只有靠自己具有一份信心來支持自己向前,靜待時間的考驗,故其結果往往要在身后。
(1)根據文章內容,以下選項中表述最恰當的兩項是( )(5分)
A、文章第一段具體介紹錢穆先生的息念,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B、錢穆先生到了臺灣就沒有興致再吹簫了,表明他因為思念祖國而憂愁苦悶的心情。
C、文中說錢穆不喜歡與別人對弈,卻偶爾與我下上一盤,深刻地體現了夫妻感情深厚。
D、文章通過多種手法的運用,塑造了一個勤奮自勉、孜孜不倦的學者形象。
E、作為錢穆的妻子,作者滿含深情地回憶了錢穆先生的興趣愛好、著書立說及為人等方面的事情。
(2)錢穆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作者是怎樣表現他的性格特征的?(6分)
(3)錢穆先生的息念與發憤分別體現在哪些方面?(6分)
(4)文章結尾說自古以來的學人很少有及身而見開花結果的,講文化思想只有靠自己具有一份信心來支持自己,你如何看待這句話?請結合文章談談你的看法。
12、(1)A2分、 D3分、E 1分 (B項說思念祖國原文沒有依據,屬于無中生有。 C項深刻地體現了夫妻感情深厚說法不準確,根據第二段結尾,與妻子下棋是因為不傷神。E項為人不準確,文中并沒有回憶錢穆與別人的交往,只寫了他個人的事情。)
(2)怎樣的人:親近自然,永遠樂觀,勤奮,有信念(4分,每點1分)怎樣表現:正面回憶,側面表現(第四段中,親戚朋友的勸告,側面表現錢穆的勤奮)(2分,每點1分)
(3)息念:靜坐中練就息念,乘巴士走路時用心息念,栽花賞花望月觀海接近自然,喜歡下午茶,喜歡圍棋但不與人對弈(嫌那樣費時傷神),月夜吹簫(令人塵念頓消,滿心舒暢)。(3分,答出三點即可)
發憤:下班回家或旅游歸來繼續伏案工作,練習吹簫時刻苦努力,身體尚未完全康復兩眼患目疾的情況下依然讀書寫作。(3分,每點一分)
解析:息念,佛家用語,應理解為讓心澄靜下來。發憤,決心努力之意,找到文中主人公努力之處即可。
(4)我同意這句話。(2分)錢穆在做學問的時候,并不知道能不能取得成就,能取得多大成就,但他卻一直為學問本身而努力。學者不應該以獲得公認價值作為自己奮斗的目標。(2分)很多人的學問思想不能在當時被認可,但是必須靠著一份信心來支持自己向前,不能因為不見結果就放棄。錢穆在這份信心的支持下,古稀之年依然著書立說,為他贏得了生前身后名。(2分)我們做事情研究學問也是一樣,不能因為一時之間不見成績就輕言放棄,只有用強大的信心來支持自己的努力,才能守得云開見月明。(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初中閱讀理解練習題8
那是一個夏天的長得不能再長的下午,在印第安那州的一個湖邊。我起先是不經意地坐著看書,忽然發現湖邊有幾棵樹正在飄散一些白色的纖維,大團大團的,像棉花似的,有些飄到草地上,有些飄入湖水里。我當時沒有十分注意,只當是偶然風起所帶來的。
可是,漸漸地,我發現情況簡直令人吃驚。好幾個小時過去了,那些樹仍舊渾然不覺地,在飄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像是一座無限的云庫似的。整個下午,整個晚上,漫天都是那種東西。第二天情形完全一樣,我感到詫異和震撼。
其實,小學的時候就知道有一類種子是靠風力吹動纖維播送的。但也只是知道一道測驗題的答案而已。那幾天真的看到了,滿心所感到的是一種折服,一種無以名之的敬畏。我幾乎是第一次遇見生命——雖然是植物的。
我感到那云狀的種子在我心底強烈地碰撞上什么東西,我不能不被生命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投資所感動。也許在不分晝夜的飄散之余,只有一顆種子足以成樹,但造物者樂于做這樣驚心動魄的壯舉。
我至今仍然在沉思之際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群種子中有哪一顆成了小樹,至少,我知道有一顆已經成長。那顆種子曾遇見了一片土地,在一個過客的心之峽谷里,蔚然成陰,教會她怎樣敬畏生命。
1、這篇選文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贊頌。一些白色的纖維狀的植物種子,為什么會引起作者的關注呢?
2、“我”為什么感到“詫異和震撼”?
3、文中點題的一句話是什么?
4、“至少,我知道有一顆已經成長”,這“一顆”指的`是什么?
【參考答案】
1、“那是一個夏天的長得不能再長的下午”
是作者原本就百無聊賴,所以能注意到,再一個是那些種子飄的多而且持續的時間長。
2、詫異和震撼的是“生命豪華的、奢侈的、不計成本的投資”——飄的多而久。
3、“那幾天真的看到了,滿心所感到的是一種折服,一種無以名之的敬畏。”
4、一顆種子是指讓作者對生命有了全新的認識,讓作者敬畏生命也重新獲得生命的意義。換言之,新生重生了般。
上文是敬畏生命閱讀答案
初中閱讀理解練習題9
閱讀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小題。(13分)
童年讀書 (莫 言)
①我童年時的確迷戀讀書。那時候既沒有電影更沒有電視,連收音機都沒有。只有在每年的春節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類的憶苦戲。在那樣的文化環境下,看“閑書”便成為我的最大樂趣。我體能不佳,膽子又小,不愿跟村里的孩子去玩上樹下井的游戲,偷空就看“閑書”。父親反對我看“閑書”,大概是怕我中了書里的流毒,變成個壞人;更怕我因看“閑書”耽誤了割草放羊;我看“閑書”就只能像地下黨搞秘密活動一樣。后來,我的班主任家訪時對我的父母說其實可以讓我適當地看一些“閑書”,形勢才略有好轉。但我看“閑書”的樣子總是不如我背誦課文或是背著草筐、牽著牛羊的樣子讓我父母看著順眼。
②我偷看的第一本“閑書”,是繪有許多精美插圖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那是班里一個同學的傳家寶,輕易不借給別人。我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換來看這本書一下午的權利,而且必須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監督著,仿佛我把書拿出門就會去盜版一樣。這本用汗水換來短暫閱讀權的書留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騎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鄭倫、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孫、眼里長手手里又長眼的楊任,等等等等,一輩子也忘不掉啊。
③后來又用各種方式,把周圍幾個村子里流傳的幾部經典如《三國演義》、《水滸傳》、《儒林外史》之類,全弄到手看了。后來又把“文革”前那十幾部著名小說讀遍了。記得從一個老師手里借到《青春之歌》時已是下午,明明知道如果不去割草羊就要餓肚子,但還是擋不住書的誘惑,一頭鉆到草垛后,一下午就把大厚本的《青春之歌》讀完了。身上被螞蟻、蚊蟲咬出了一片片的疙瘩。從草垛后暈頭漲腦地鉆出來,已是紅日西沉。我聽到羊在圈里狂叫,餓的。我心里忐忑不安,等待著一頓痛罵或是痛打。但母親看看我那副樣子,寬容地嘆息一聲,沒罵我也沒打我,只是讓我趕快出去弄點草喂羊。我飛快地躥出家院,心情好得要命,那時我真感到了幸福。
④我的二哥也是個書迷,他比我大五歲,借書的路子比我要廣得多,常能借到我借不到的書。但這家伙不允許我看他借來的書。他看書時,我就像被磁鐵吸引的鐵屑一樣,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先是遠遠地看,脖子伸得長長,像一只喝水的鵝,看著看著就不由自主地靠了前。他知道我溜到了他的身后,就故意地將書頁翻得飛快,我一目十行地閱讀才能勉強跟上趟。他很快就會煩,合上書,一掌把我推到一邊去。但只要他打開書頁,很快我就會湊上去。他怕我趁他不在時偷看,總是把書藏到一些稀奇古怪的地方,就像革命樣板戲《紅燈記》里的地下黨員李玉和藏密電碼一樣。但我比日本憲兵隊長鳩山高明得多,我總是能把我二哥費盡心機藏起來的書找到,找到后自然又是不顧一切,恨不得把書一口吞到肚子里去。
⑤有一次他借到一本《破曉記》,藏到豬圈的.棚子里。我去找書時,頭碰了馬蜂窩,嗡的一聲響,幾十只馬蜂蜇到臉上,奇痛難挨。但顧不上痛,抓緊時間閱讀,讀著讀著眼睛就睜不開了。頭腫得像柳斗,眼睛腫成了一條縫。我二哥一回來,看到我的模樣,好像嚇了一跳,但他還是先把書從我手里奪出來,拿到不知什么地方藏了,才回來管教我。他一巴掌差點把我扇到豬圈里,然后說:活該!我惱恨與疼痛交加,嗚嗚地哭起來。他想了一會兒,可能是怕母親回來罵,便說:只要你說是自己上廁所時不小心碰了馬蜂窩,我就讓你把《破曉記》讀完。我非常愉快地同意了。但到了第二天,我腦袋消了腫,去跟他要書時,他馬上就不認賬了。我發誓今后借了書也決不給他看,但只要我借回了他沒讀過的書,他就使用暴力搶去先看。
⑥有一次我從同學那里好不容易借到一本《三家巷》,回家后一頭鉆到堆滿麥秸草的牛棚里,正看得入迷,他悄悄地摸進來,一把將書搶走,說:這書有毒,我先看看,幫你批判批判!他把我的《三家巷》揣進懷里跑了。我好惱怒!但追又追不上他,追上了也打不過他,只能在牛棚里跳著腳罵他。
小題1:本文主要通過借閱的四本書講述作者童年時因為迷戀讀書遭遇到的一系列故事,請用簡潔的語言依次概括:(4分)
為讀《封神演義》 ____________________;
為讀《青春之歌》____________________ ;
為讀《破曉記》____________________;
為讀《三家巷》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題2:閱讀第①段,請說說為什么“我看‘閑書’的樣子總是不如我背誦課文或是背著草筐、牽著牛羊的樣子讓我父母看著順眼”?(3分)
小題3:作者把自己對書的迷戀描寫得生動而富有感染力,請以第④段的相關內容為例,作簡要賞析。(不超過120字)(3分)
小題4:20xx年10月11日,北京時間19點,20xx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中國作家莫言獲獎。結合莫言童年的讀書經歷說說他獲諾貝爾文學獎給你什么啟示?(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給人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有被人家監督著在磨道里看半天書的資格。(2)扎在草垛里被蚊蟲咬出了一片疙瘩,耽誤了喂羊;(3)去豬窩里找,被幾十只馬蜂蟄腫了臉,還挨了哥哥打;(4)鉆到牛棚里看書,正入迷時被哥哥搶走。
小題2:怕我中書里的流毒,變成個壞人;更怕我因看“閑書”耽誤了割草放羊。
小題3:示例:“我就像被磁鐵吸引的鐵屑一樣”,這個比喻形象地寫出了被書吸引的程度是多么強烈,簡直達到了身不由己的程度,但只能“悄悄地溜到他的身后”“遠遠地看”,脖子伸長得“像一只喝水的鵝”,生動地寫出了作者讀書時的狀態,被書吸引的程度之深。兩個比喻淋漓盡致地再現了作者如饑似渴迷戀讀書的情境,給人如臨其境之感。(有文中具體詞句1分,分析表達2分)
小題4:圍繞“勤奮讀書、用心之專、持之以恒”等方面來談,結合語言組織、表達酌情給分。
小題1:
試題分析:寫出了讀書機會的來之不易,分別寫出讀這幾本書付出的代價。
小題2:
試題分析:仔細閱讀第一段,找出父親不樂意我看書的原因即可。
小題3:
試題分析:舉出一句描寫我讀書入神的句子,從修辭方法和表達方式方面分析即可。
小題4:
試題分析:答案不唯一,圍繞“勤奮讀書、用心之專、持之以恒”等方面來談自己的體會即可。
初中閱讀理解練習題10
痛苦的游戲(14分)
一次朋友聚會,有一位正在某個心理咨詢培訓班學習的朋友提出要和大家玩一個游戲。他發給每人一張紙片,請大家在上面寫下五件自己認為最珍貴的東西,比如生命、愛情、朋友等。最后他再三強調:大家一定要以認真的態度對待它。
我認真地考慮了一下,在自己的紙片上寫下了:丈夫、女兒、快樂、滿足感和父母。這時,這位朋友請大家考慮放棄其中的一個。我輕輕地劃去了“滿足感”。我的“滿足感”,其實是“事業有成”的代名詞。從小所受的教育告訴我:碌碌無為是悲哀的。所以,盡管只是一個中學教員,我還是希望能從小事做起,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一番成績來。然而,工作上的“滿足感”,并不是我生活的全部,就算工作上表現平平,我至少還擁有我的家人和快樂,他們對我何等重要……盡管這樣安慰自己,我心里隱隱約約地還是有點郁悶――畢竟我不是一個甘于平庸的人。我開始覺得這是一個不大好玩的游戲。
接下來,朋友請大家在剩下的四件中再放棄兩件。我一下子懵了,放棄哪一個好像都是不可能的。我請求說:游戲可不可以就此結束?朋友說:那哪行?哪有半途而廢的道理?忍痛割愛吧。真的,我的'心里好痛苦、好矛盾。劃去“快樂”后,我以歉疚、負罪的心情劃去了“父母”。親愛的爸爸媽媽,如果你們看到這篇文章,請千萬千萬要原諒女兒,畢竟你們不可避免地要先我們而去。
然而這游戲還沒有結束!朋友請大家在僅剩的兩件中還要劃去一件,保留最后一件。這真是太殘忍了!我的丈夫和女兒,我怎么可能舍棄他們中的任何一個!我的丈夫,我生命中最親密的伴侶,在我迷惘時為我指點迷津,在我失意時為我排憂解難,我的生命中不能沒有他!而我的九個月大的中女兒,集聚了我所有希望的小精靈,傻乎乎的笑臉,她無所顧忌的大哭,都是那樣深切地牽扯著我的心,我的生命中也不能沒有她!如果要選擇舍棄他們中的哪一個就讓我先舍棄自己吧。
游戲結束了。朋友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述著這個游戲的現實意義,而我的頭腦里一片空白。原來,生命中的種種至愛,在我心中的分量遠遠超過了我的想象,我的家人,我的事業,我的快樂心情,對我來說都是那么的重要!以至于盡管只是一個個假想的“放棄”,仍然讓我感到痛苦和沉重。
一個游戲參加者喃喃自語:什么呀,真是無聊的游戲!我看了他一眼,不,朋友!這是我所參加的最有意義的游戲。讓我們更誠摯地去愛、去珍惜吧,在我們還擁有著的時候!
小題1:、用文中的短語填空。
(1)作者在紙片上寫下的五件最珍貴的東西,可以分為“________”“________”“我的快樂心情”三類。(2分
(2)文中所述只是一次游戲,盡管只是假想的放棄,而作者卻感到痛苦和沉重,這是因為她是“_______”對待的。(2分)
小題2:、作者劃去“父母”時為什么感到歉疚、負罪?(4分)
小題3:、文中畫線句子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2分)
小題4:、游戲是痛苦的,作者為什么認為它是“我所參加的最有意義的游戲?(4分)
參考答案:
小題1:(1)我的家人 我的事業(順序可以顛倒)(2)以認真的態度
小題2:因為她在選擇中保留了丈夫和女兒,卻舍棄了父母,這讓她不安和難過,深深自責。(能答出“剩下的三者中放棄了父母”的意思,即可)
小題3:她對丈夫和女兒的愛超過了對自己生命的愛。
小題4:因為這個游戲使作者明白:生命中的種種至愛在她心中的分量遠遠超過了她的想象,對她來說是那么的重要,是無法放棄、必須好好珍惜的。
【初中閱讀理解練習題】相關文章:
說文解字的閱讀理解練習題02-13
貓和老鼠的閱讀理解練習題10-24
曬舊衣的閱讀理解練習題04-28
耐磨的人生的閱讀理解練習題12-24
米龍老爹的閱讀理解練習題01-15
母親的純凈水的閱讀理解練習題11-07
最后一課的閱讀理解練習題11-30
完美的眼睛閱讀理解寒假練習題01-15
《另一扇窗子》閱讀理解練習題12-24
退一步的智慧的閱讀理解練習題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