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學好語文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里強調的就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養型人才的必經之路,它對于弘揚學生人格的主動精神,發展學生學習的各種潛在能力,(包括強烈的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開放型的思維品質和知識結構、優異的智慧情操和審美能力)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把自主學習引進教學過程,教學結構將發生質的變化,教學的發展功能將得到充分落實,這樣“教學與發展”的教學論才有新的突破。那么,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作為奮斗在教學第一戰線上的語文老師應該如何為推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創設條件呢?以下四點僅供參考:一、民主氣氛的形成 課堂的閱讀教學應當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邊活動,是兩者共同參與、協調完成溝通交流的信息傳遞過程。教師只有充分發揚教學民主,才能增強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鍛煉他們積極思維的能力和勇于質疑的膽量,讓他們嘗到“跳一跳就能夠得到”的甜頭,讓學生不僅主動參與學、也參與教。如果教師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與傳統的教學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訴學生標準答案,那就難以把教學落到學生的心理基礎上,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思想也就不會被打破,主體意識就不會被激發出來,他們就永遠是知識的“奴隸”,是知識的“囊袋”。所以,我們在課堂閱讀教學中,必須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努力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嘗試著讓學生參與教,體現真正的民主。 在教學中,我是這樣讓學生民主地參與教的: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題目是“請您出點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對本學期的閱讀教學有何建議,請提出來,越多越好。”幾天后,我收到學生交上來的“作業”,通過對它們的一一閱讀及認真分析,從中選取可行的建議,辟一墻報,命名為“學生的金點子”,并將這些點子逐步運用于閱讀教學中,這種方法得到了學生們的大力支持,原因很簡單:我們常說,學生是主體,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學生對教師的教是最有發言權,教師通過上文中學生“點子”的調查,可了解哪些內容是學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學生最易接受、最歡迎的;通過改進,就可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少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再說;作業中“請您出點子”的一個“您”字,動之以情,學生樂意去做,說“提建議”,而不說“提意見”,可消除學生的顧慮,學生就會積極去做,說是“出點子”,則想到一點就可提,方便可行,學生容易做。可見,這種做法應是有效的捷徑。 二、理解思維的多向 知識是智慧的結晶,但擁有知識不等于擁有了智慧,知識可以授與,但智慧卻不能,從個體認識發展論的觀點看,任何真知都是在活動中自我建構的產物,真知是知識和智慧的統一體。于是,在閱讀教學中,因為學生們有著不同的閱歷、不同的個性,對課文內容也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就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想法和觀點,不輕易否定學生的理解,還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發點進行多向的理解。 例如:我在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時,有些學生提出最好課題改為《草船騙箭》,其理由是:“因為諸葛亮是用詐騙的.方法從曹操那里得到箭的,而不是借來的,“這理由一出來,就像是一滴水掉進沸騰的油鍋里,教室里頓時炸開了。可是,過了一會兒,一位學生從座位上彈簧似地站了起來說:“從諸葛亮吩咐軍士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這句話可以看出,騙箭不必謝,借箭才要謝,因而題目應用《草船借箭》。話音剛落,另一位學生緊接著說出自己的理由:“我認為是借箭,因為到赤壁之戰時,諸葛亮不是把借來的箭還給曹操了?人家有借有還嘛。”教室里的氣氛緊張起來了,同學們的情趣也高漲了起來,更妙的是還有一位學生說:“文章的寫作目的是贊揚諸葛亮的足智多謀、神機妙算,而‘騙’是貶義詞,題目改成《草船騙箭》,文章的中心就變成揭露諸葛亮的陰謀詭計了。”面對這么多富有個性的理解,而對這激烈的辯論,我欣喜地說出了一段啟發性的話:“大家的見解太獨特了,大家的表演太精彩了。學習中,只要你們能善于質疑,大膽發問,提出創造性的見解,并富有挑戰的激情,成功之門就離你們不遠了。” 三、探疑方式的選擇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大體可分為兩種:獨立學習--解決現有發展區的問題,即學生通過自己努力能夠獨立加以解決的問題;合作學習--解決最近發展區的問題,即學生經過個人努力,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其中,學生可以獨立解決的問題,師則不講,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完成,而學生需要合作才能解決的問題,除了教師的適當點拔外,讓學生自由地尋找學習的伙伴,自由地選擇探疑的方式。 在閱讀教學中,我常常是讓問題從學生中來,又回到學生中去,除了那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運用已有知識通過讀書、思考、討論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外,不能解決的問題則可以是“你一言、我一語”全班同學群策群力,當然,也可以讓學生自由結合,形成學習小組,自由選擇解疑辦法,如:讀書解疑、實驗解疑、討論解疑、圖示解疑、聯系實際解疑等,學生愛用哪種,自由選擇不加限制,之后讓學生自由發表對有關問題的理解和獨特的創造性的見解,從而使學生的解疑能力得到提高,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四、自學目標的自定 眾聽周知,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的不平衡,即差異性,所以,課前的預習,無論從質還是從量,兩方面都存在著難以克服或縮小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會掌握得多,學得好、快,這無疑給課堂閱讀的教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該如何滿足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需求?該如何促使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呢?本人認為,既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又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課前的自學目標應由學生自己擬訂,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教師不可“一刀切”地用集體自學目標取代學生的自己自學目標,要處理好共性與個性的關系。總之,只要每位教師能根據教學實際,開動腦筋,定能創設出更新、更有效的方法來,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讓語文活動課“動”起來。
怎樣上好語文課?
2016-07-16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里強調的就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學習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養型人才的必經之路,它對于弘揚學生人格的主動精神,發展學生學習的各種潛在能力,(包括強烈的創新意識和開拓精神、開放型的思維品質和知識結構、優異的智慧情操和審美能力)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把自主學習引進教學過程,教學結構將發生質的變化,教學的發展功能將得到充分落實,這樣“教學與發展”的教學論才有新的突破。那么,在語文的閱讀教學中,作為奮斗在教學第一戰線上的語文老師應該如何為推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創設條件呢?以下四點僅供參考:
一、民主氣氛的形成
課堂的閱讀教學應當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邊活動,是兩者共同參與、協調完成溝通交流的信息傳遞過程。教師只有充分發揚教學民主,才能增強學生的課堂“主人翁”意識,鍛煉他們積極思維的能力和勇于質疑的膽量,讓他們嘗到“跳一跳就能夠得到”的甜頭,讓學生不僅主動參與學、也參與教。如果教師只是按照自己的思維方式與傳統的教學方法,或直接或抽象地告訴學生標準答案,那就難以把教學落到學生的心理基礎上,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思想也就不會被打破,主體意識就不會被激發出來,他們就永遠是知識的“奴隸”,是知識的“囊袋”。所以,我們在課堂閱讀教學中,必須摒棄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努力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嘗試著讓學生參與教,體現真正的民主。
在教學中,我是這樣讓學生民主地參與教的: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題目是“請您出點子”,然后提出要求:“您對本學期的閱讀教學有何建議,請提出來,越多越好。”幾天后,我收到學生交上來的“作業”,通過對它們的一一閱讀及認真分析,從中選取可行的建議,辟一墻報,命名為“學生的金點子”,并將這些點子逐步運用于閱讀教學中,這種方法得到了學生們的大力支持,原因很簡單:我們常說,學生是主體,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學生對教師的教是最有發言權,教師通過上文中學生“點子”的調查,可了解哪些內容是學生最需要的,哪些方法是學生最易接受、最歡迎的;通過改進,就可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少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再說;作業中“請您出點子”的一個“您”字,動之以情,學生樂意去做,說“提建議”,而不說“提意見”,可消除學生的顧慮,學生就會積極去做,說是“出點子”,則想到一點就可提,方便可行,學生容易做。可見,這種做法應是有效的捷徑。
二、理解思維的多向
知識是智慧的結晶,但擁有知識不等于擁有了智慧,知識可以授與,但智慧卻不能,從個體認識發展論的觀點看,任何真知都是在活動中自我建構的產物,真知是知識和智慧的統一體。于是,在閱讀教學中,因為學生們有著不同的閱歷、不同的個性,對課文內容也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就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想法和觀點,不輕易否定學生的理解,還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發點進行多向的理解。
例如:我在教學《草船借箭》一文時,有些學生提出最好課題改為《草船騙箭》,其理由是:“因為諸葛亮是用詐騙的方法從曹操那里得到箭的,而不是借來的,“這理由一出來,就像是一滴水掉進沸騰的油鍋里,教室里頓時炸開了。可是,過了一會兒,一位學生從座位上彈簧似地站了起來說:“從諸葛亮吩咐軍士齊聲高喊“謝謝曹丞相的箭”這句話可以看出,騙箭不必謝,借箭才要謝,因而題目應用《草船借箭》。話音剛落,另一位學生緊接著說出自己的理由:“我認為是借箭,因為到赤壁之戰時,諸葛亮不是把借來的箭還給曹操了?人家有借有還嘛。”教室里的氣氛緊張起來了,同學們的情趣也高漲了起來,更妙的是還有一位學生說:“文章的寫作目的是贊揚諸葛亮的足智多謀、神機妙算,而‘騙’是貶義詞,題目改成《草船騙箭》,文章的中心就變成揭露諸葛亮的陰謀詭計了。”面對這么多富有個性的理解,而對這激烈的辯論,我欣喜地說出了一段啟發性的話:“大家的見解太獨特了,大家的表演太精彩了。學習中,只要你們能善于質疑,大膽發問,提出創造性的見解,并富有挑戰的激情,成功之門就離你們不遠了。”
三、探疑方式的選擇
在閱讀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大體可分為兩種:獨立學習--解決現有發展區的問題,即學生通過自己努力能夠獨立加以解決的問題;合作學習--解決最近發展區的問題,即學生經過個人努力,無法獨立解決的問題。其中,學生可以獨立解決的問題,師則不講,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完成,而學生需要合作才能解決的問題,除了教師的適當點拔外,讓學生自由地尋找學習的伙伴,自由地選擇探疑的方式。
在閱讀教學中,我常常是讓問題從學生中來,又回到學生中去,除了那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運用已有知識通過讀書、思考、討論自己能解決的問題外,不能解決的問題則可以是“你一言、我一語”全班同學群策群力,當然,也可以讓學生自由結合,形成學習小組,自由選擇解疑辦法,如:讀書解疑、實驗解疑、討論解疑、圖示解疑、聯系實際解疑等,學生愛用哪種,自由選擇不加限制,之后讓學生自由發表對有關問題的理解和獨特的創造性的見解,從而使學生的解疑能力得到提高,創新能力得到培養。
四、自學目標的自定
眾聽周知,學生的學習能力發展的不平衡,即差異性,所以,課前的預習,無論從質還是從量,兩方面都存在著難以克服或縮小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會掌握得多,學得好、快,這無疑給課堂閱讀的教學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該如何滿足不同發展水平的學生需求?該如何促使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呢?本人認為,既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又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課前的自學目標應由學生自己擬訂,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前提,教師不可“一刀切”地用集體自學目標取代學生的自己自學目標,要處理好共性與個性的關系。總之,只要每位教師能根據教學實際,開動腦筋,定能創設出更新、更有效的方法來,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讓語文活動課“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