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魯迅去仙臺的途中談及日暮里、水戶這兩處驛站,用意是 。
8、“物以稀為貴”具體表現在
9、“我在仙臺也頗受了這樣的優待”中的“這樣的優待”具體指
10、本文段寫在仙臺受到優待,作用是 。
11、本文段選自 ,作者是我國著名的 、 、 。
12、本文段在全文內容結構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7、表達自己的愛國主義的情感
8、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尊為“膠菜”,福建野生著的蘆薈到了北京美其名月“龍舌蘭“9、不但學校不收學費,幾個職員還為我的食宿操心
10、反映日本人民的友好熱情,正襯藤野先生的精神品質
11、《藤野先生》,魯迅,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12、為全文奠定愛國主義的感情基調鋪墊下文;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閱讀《藤野先生》選段,回答12—16題。(11分)
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但我接著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勝俄國的情形。但偏有中國人夾在里邊:給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著看的也是一群中國人;在講堂里的還有一個我。
“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閑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嗚呼,無法可想!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12.選文主要記述了一件什么事?(2分)
13.選文中“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兩處“他們”分別指哪些人?(1分)
14.“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的原因是什么?(2分)
15.“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2分)
16.閱讀選文,請你試對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原因加以概述與評論。(4分)
參考答案:
12. 電影事件改變了“我”的觀念(2分)
13. 前一個指受軍國主義思想毒害的日本青年學生;后一個“他們”指閑看槍斃犯人的麻木的中國人。(2分)
14. “我”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極大的傷害。(2分)
15. 表達了作者在遭受屈辱之后極為辛酸和憤懣的情感。
16. 原因:在課堂上看電影時,看到中國人那種麻木、不覺醒的精神狀態,他認為學醫只能醫其身體上的痛苦,而不能醫其心靈上的疾病,只有拿起筆寫文章,才能喚醒國人的不覺醒的意識。評價:這是魯迅崇高的精神境界的反映,表現了他總是站在國家與民族利益的高度想問題與做事情,將自己的人生與祖國的民族聯系起來,具有極強的愛國精神和民族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