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
這篇閱讀課文,我是把握著這樣的脈絡來上課的:初讀——說——品讀——表演——悟理——自編——自創。初讀是解決生字的讀音,說則在讀的基礎上把握全篇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時分角色進行品讀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接著帶上面具進行表演,對文章的精華了解更為透徹,文章的靈魂得以升華,像一個烙印一樣刻在學生的腦海里,最后讓他們輕而易舉的悟出文章的真諦——道理。層層深入,步步緊扣中心,水到渠成。
這時有了一定的基礎后更加用活了文本,進行思維的拓展,即我設計了自編——自創,又給學生一個由易到難、由低到高的臺階,讓他們順理成章、不自覺中就跨越這道屏障,由此達到創作積累語言的過程,完成了一個作家的工作,這時老師適當的鼓勵,將會激發孩子創作文學的.激情。
在教學過程中,時間非常緊湊,一環扣一環,學生始終帶著濃厚的興趣和高度的熱情來完成教學,在再讀課文時,問他們你喜歡誰,理由是什么?許多后進生或不愛發言的學生都能主動說出自己的感受,可見他們對課文比較熟悉、感興趣。說用朗讀的形式表達出來時,平時愛好讀書的學生紛紛舉手,一比高下,并且還鍛煉了合作精神。精制的面具及時對文章的理解使得他們躍躍欲試,營造了課堂上的小高潮。最后體悟出道理,明辨是非,使生受益。
在拓展思維中,老師的引話中提出了新問題,但在引導學生弄清二者優缺點的過程中,學生進行了理性的思考,自覺地用辯證的觀點看問題,互換思維,并集體改編故事來贊揚鐵罐批評陶罐,對課文的理解達到新的程度。自創寓言則是讀寫結合,生成創造,學習語言的最終目的在于應用語言,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這樣既引導學生內化了語言,又充滿了豐富的人文內涵,學生因此更為受益匪淺。
但再成功的課堂也還是留有不足和遺憾,在這節課中,時間過于緊張、倉促,以致于在面方面沒有注意到,后面創作寓言時間不夠,只能留于作業形式。當然作業布置我也作了精心的設計,即照顧到各個層次、有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可在三條中任選一條來完成。
總之,多嘗試、多實踐,我相信會更完善,沒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
陶罐和鐵罐教學反思
在中心校組織領導下,我鎮各校嘗試教學正如火如荼開展。為進一步推進我校嘗試教學改革,學校決定把三年級兩個同軌班定為課改實驗班,并安排我主抓課改實驗工作。說實在的,之前我對嘗試教學了解和理解很有限,加之剛剛接手這個班不到1個月,
雖然自己在日常教學中也有嘗試的意味,但是不系統,也不規范。又趕上這次承擔中心校大教研活動,怎么辦?要上一節有一定質量的嘗試教學公開課,真的是在考驗我。為此,我上網查閱大量嘗試教學相關理論、程序知識,認真學習一些優秀的嘗試教學課例,在此基礎上試著總結教學模式、設計導學案。通過反復思考,也在學校同學科教師的幫助下,導學案基本成型。有了導學案,但是如何在課堂中予以有效實施,成了擺在我面前的又一個難題。雖然短期內學了一些理論,但是畢竟沒有真正意義上掌握嘗試教學,紙上談兵終覺淺。
今天,我就抱著“大膽嘗試、大膽創新、不怕出丑、不怕出錯”這樣一種想法來實施這節課,下面我就這節課的完成達標情況做幾點反思,請各位同仁指正:
1、雖說這幾年我經歷風浪不少,但還是有點緊張,一些細節有點遺忘了……
2、主要是因為進度把握不好,內容沒有處理完……
3、小組合作有效性不高,組長的培養有待進一步加強……。
4、失去了對課堂的掌控,缺乏有效的評價……
5、導學案的設計還要結合學生的學情進一步細心研究……,使之更有操控性……
除此之外,我還有兩點感悟:
感悟一:放手有益
以前講公開課、示范課,拿過課文,我都會著急的去思考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如何才能想出新點子,讓大家看到我精彩的設計,但每次都沒有預想的效果。仔細想想,我忽略了課堂上最主要的人物——學生,他們才是課堂的主體,他們的興趣才是課堂的源泉。今天這樣大膽嘗試,沒想到真的有效果了,學生的表達完全出乎我的意外,而且與我的預設也完全一樣。仔細想想,原來站在學生的立場,想想他們對什么感興趣,他們最想了解什么?會給我帶來更多的驚喜。
感悟二:走進文本,走進學生,達到師生、文本的有效對話。
通過近期學習和解讀課標,我深深的認識到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才是我們上課的最終目的。在這節課中,當我投入的與學生一起挖掘陶罐和鐵罐的性格,探究其價值時,我和學生全身心投入其中,完全以學生為本,和他們同感悟、同體驗。這時我們的思想相互碰撞,心靈相互交流,讓我真正體會到了真正的課堂。
最后我想說,正是有了這樣一個機會,讓自己進一步走近了嘗試教學法,讓自己對嘗試教學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讓自己進一步認識到教學的不足,還讓我更深刻的認識到同伴互助對于一個人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性。在此,對所有給予我關心幫助的領導、同事、以及我的學生表示感謝!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