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復、林紓、梁實秋、 曹靖華、巴金、冰心、傅雷
中國當代思想家有哪些?
2017-01-18
1.張謇(1853-1926)是近代資產階級立憲派,著名的實業家和教育家.他說:"一藝之末,學必有師,此古今中外之通義也.況圖國家強立之基,肇國民普及之教育乎?"明確地把培養師資、興辦學校我和救國圖強結合起來.多培養教師,這樣才能為國家多培育人才.對于如何辦好師范,鼓舞人們樂于從事教育工作,他還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對教師應根據其教學成績分別授予國子監丞、博士、學正、助教等名義,使其職名相符.從政治地位到生活待遇上解決教師的切身問題.
2.康有為(1858-1927)是向西文尋求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是我國近代維新派的主要代表.康有為非常重視教育的作用,認為國家的強弱,完全決定于教育.他說:"才智之士多則國強,才智之士少則國弱".基于此,他以為改革社會必先改革教育.他在1998年《請廢八股試貼楷法試士改用策論折》中說,"今變法之道萬千,而莫急于得人才;得才之道多端,而莫先于改科舉".他認為當時主要的禍害是"民智不開", "民智不開"的原因則是"八股之弊".
3.蔡元培(1868-1940)是現代中國知識界的卓越前驅者,杰出的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和科學家.蔡元培是二十世紀初中國資本主義教育制度的創造者.他的教育實踐和教育思想,集中到一點,就是要用資產階級教育代替封建教育.他認為普通教育要"養成完全之人格",就是進行體、智、德、美四育和諧和發展的教育.倡導"思想自由",以反對"數千年專制之積習".他強調自由發展,積極支持新思潮.他采取網羅眾家、兼容并包的學術民主的政策,反對封建文化專制主義.主張個性自由發展,反對違背自然抹煞個性的封建教育.重視女子教育,反對封建的男尊卑.他不顧社會上的非難,沖破重重阻力,在北大破例招收女生,開創了我國男女同校的先例.
4.章炳麟(1869-1936)是我國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家、思想家,也是有一定影響的教育家.章炳麟很重視教育,認為教育就是要培養人才,如果教育不適用,培養的人才必不適用.他主張教育必須為革命利益服務,他說,道德是由社會薰染來,不是從說話講解來,如社會上農工商販,有道德的盡多.而"學校里邊修身的教訓,不過是幾句腐話","況且講倫理、講修身的教習,自己也沒有什么道德","不能為學生做表儀".他把德育與社會聯系了起來,同時說明,與其在學校進行封建倫理道德教育,不如多學點知識,做點學問."現在的青年,應當明了是什么時代的人;現在的中國,是處在什么時期;自己對國家,應負有什么責任."號召青年洞察當時社會、經濟和歷史的演進,以挽救國家的危亡.
5.梁啟超(1873-1929)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中國之衰亂由于教之未善……亡而存之,廢而舉之,愚而智之,弱而強之.條理萬條,皆歸本于學校."他曾著《新民說》,認為"變法"必先"變人","變人"必須"育才","育才"就是教育.這種把辦教育看作是國家興衰、民族存亡的關鍵的主張,雖然對教育的作用估價過高,但其重視教育這一點卻是可取的.他在《論教育定宗旨》中,指出人類與動植物的不同,就在于做事有目的,辦教育更不能沒有目的.康有為雖曾提出培養人才,開發民智,而梁啟超認為這還不夠,教育還要有正確的目的.這是他獨特的貢獻.他認為培養只圖升官發財的官僚、漢奸之才這樣的教育目的有害無害,是錯誤的.正確的教育目的應該是培養新民,“養成一種特色之國民,使團結體,以自立意存在于列國之間,不徒為一人之才與智也”.他反對個人主義的教育目的,提出培養人才要有國家觀念,這種思想在當時曾大放光輝.
6.陳嘉庚(1874--1961)是愛國華僑的領袖,是著名的實業家,也是傾囊辦學的教育家.他歷來認為"金錢如肥料,散播才有用",他自己的遺產一個錢也沒有留給自己的子孫,卻不斷捐資興學.他一生中辦學的資本折合起來足有一億美元之多.而他本人卻十分簡樸,熟悉他的人都為之感動.在他幾十年的辛勤努力下,教澤廣被,普育英才,積功祖國,譽滿南洋.1961年8月何喬凝老人在《陳嘉庚先生紀念冊》上題詞,稱贊他是"華僑愛國愛鄉熱心教育事業的楷模".
7.張伯苓(1876-1951)是我國近代有名的愛國教育家.在德育方面,他既注意"大德",又注意"小德",特別重視愛國教育,新生一入南開,他就大講"國幟三易",以激發學生的愛國心.他還為南開規定了"學生衛生習慣自省表"和"學生每月生活的正規",要求全面、具體,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張伯苓主張寓教育于生活及課外活動之中.他說,學生"不單是要從書本上得學問,并且還要有課外活動,從這里得來的知識學問,比書本上好得多.
8.徐特立(1877-1968)是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是一位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一生大部分時間從事教育活動,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卓越的教育實踐家,其教育思想是很豐富的,他的許多重要文章都收集在《徐特立教育文集》一書中.延安時期,他根據我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文化教育總方針,提出:要研究科學,培養科技人才."中國人民的解放斗爭,迫切需要知識分子".注重自然科學的教育和自然科學人才的培養.重視教學方法.他主張,要給大眾科學的方法,而不是單純地給已有的知識.他還指出:"我們要培養具有創造性的勞動者,只會接受書本子上的現成知識還不夠,還需要能夠發現新知識.那就更需要從手腦并用的勞動中,改造事物,分析事物,綜合事物,才能得出關于事物的一些新知識."他主張"靈活使用課本",反對把"課本神圣化,使學生都不用腦",如果"師生都成為課本的審查者和編輯者","學習的成就就必然是可驚的".此外,他還很注意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教學相長、啟發式教學、少而精等.關于思想教育,徐特立在他的教育論著中主要談了三個方面:一、基本觀點教育.他說:"普通學校的思想教育,是把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和唯物史觀,貫徹到學校各科課程和實際生活的各方面去."二、道德教育的內容要以“五愛”教育為主,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護公共財物.三、紀律教育.他認為必須堅持說服教育的原則,反對體罰.他指出,教師本身必須具備一定的品質修養,"教師要有兩種人格,一種是經師,是教學問的;一種是人師,是教行為的."
這是我國近代時期的思想家,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