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學反思怎么寫?
回答
從接到這個“case”開始,我的心里就沒有底。我從沒有接觸過導學課,即使去年聽宋老師他們講過的《尊嚴》后仍一頭霧水,根本沒弄清到底怎么上,抱著這種“弄不清、稀里糊涂”的心態,我也開始了積極的準備。課下多問問郭老師和宋老師合作探究該怎么用,平時就這么練著。直到后來才發現我們同組老師對這篇課文的教學研究,真的很深入,每個老師的認真勁兒真的感染了我,在這交流討論中也確實給了我靈感,再加上聽了六年級四位老師的課后,我大致有了方向,課前也收集了一些資料,所以那天就呈現了那么一節我覺得的“導學課”。
現在想想自己的想法還是有一些偏差,問題導學模式應該更傾向于課堂生成的東西多些,放手讓學生完成,而不是把所有的問題都在課前留給學生。歸根結底,所有的問題都應該有一個獨立完成到合作交流的階段,交流的是不同的思想,交流的是智慧碰撞的火花。
拿我的課來說,《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它以三件小事為框架構建出文章的大體面目,揭示出“條條道路通羅馬”的寫作意圖。這篇散文語言樸實,喻理于事,很容易被學生理解接受。所以我在設計時以本單元習作“座右銘”為引子,展開設計,從出示父親的話——學習印證座右銘的兩件事——實現自己的座右銘的例子,力求這節課完整。但是細節處理上過于矯情了。
1、想讓學生得法卻流于形式
預習展示環節我是借鑒了六年級李老師的那個環節,步驟都是一樣的,但是我操作起來浮于表面,套用小組合作模式,讓小組交流預習的成果然后展示,這樣做既耽誤了時間,實效性也不見得強。事實上,光羨慕優秀老師的學生為什么那么會表達,其實功夫是下在了平時的,我想他們平時的課堂上就有意地針對學生學習方法進行指導,所以學生們表現得才那么出色,而我只是臨時抱佛腳,讓人感覺很刻意用處卻不大。所以今后要沉下心來想想應該怎么做才能真正達到我所設定的目標才行,一定得讓學生把基礎知識掌握得扎實才好,我想這也就達到了那天李強校長說的水過無痕的境界了吧。
2、想讓學生得意卻放在虛華之處
在設計合作交流問題時,作者遇到了幾次困難,分別是怎么克服的?這個問題其實同學們預習后都知道,只是表述的不簡潔,所以我該鼓勵他們獨自完成,不用合作交流的。從這兒看出什么時候該交流,什么時候該獨立完成,我還得好好琢磨琢磨才行。
其實,我在設計一些問題時確實考慮到個體的聲音,如通往( )的路不止一條,第二次遇到了什么困難,怎么克服的?“我”垂頭喪氣時心里會想些什么?但是孩子們對內容的理解深度不夠,回答的都是虛的,沒有真正自己的想法,看來還是讀的少,就像張書記說的學生們讀的多了,感悟的也就多了,還得放手讓他們自己學。
3、關注學生度有待加強。上課時我有些緊張,生怕學生答不出我心中所想,又怕耽誤時間,完不成教學目標,所以對學生的關注上有些忽略,自己想駕馭課堂,更能駕馭學生,平時就得要求自己多鉆研教材,多穩下來聽學生的回答,這才能顯示出老師引導的作用。
縱觀本節課,我是考慮到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應該利用本單元的學法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學,但是老師的引導上得好好下工夫,尤其是平時的課堂上應該教給學生們如何去分析一句話,一段話,一篇文章,只有平時養成這樣的習慣,掌握這樣學習的方法,關鍵時候才能展現出來,我也不至于抓耳撓腮,擔心這個,擔心那個,說到底,沒有給了學生滿滿的飯,他們和我也一樣覺得沒底氣。
就像校長說的,課堂教學是永恒的藝術,提高課堂效率,打造高效課堂是我們老師的理想,更是我們老師最現實的追求。但凡藝術,都沒有固定的模式,否則也就不成為藝術。對于導學課尤其如此,沒有現成的路,我只能是且思且行,多學習,多借鑒,多反思,跟隨優秀老師的步伐摸著石頭過河。
擴展資料
本課是選學課文,課前讓孩子們聯系《詞語手冊》和其他工具書去預習,理解重點字詞,找出文中自己印象特別深的語句,并聯系生活中的事例談談對“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的深刻含義,并說說自己以后對困難挫折應該如何去面對,從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態度。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富有哲理,引導人生,讓人終生受益的文章。文章通過回憶小時侯父親帶“我”登上高高的塔頂,看蛛網般通往廣場的街道,讓我知道“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懂得生活中的路也是如此。隨后通過“我”的兩次人生經歷,讓人感悟到:成功是一種態度,只要帶著希望出發,成功就會離你越來越近。頑強的意志可以克服許多困難,當再一次沖破艱難、經歷苦難后,腳
下的'路就會多一條。中心句“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由生活故事導入,揭題。第二環節初讀課文,找出能夠告訴我們“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這句話的句子,學生找到了兩句話,表面的和深層次的,初步讓學生了解了課題的意思,第三個環節,了解和研讀“我”的兩次人生經歷。通過我的心情變化和取得成功的重點句子的分析,讓學生讀、劃、想象、引導感悟,明白生活的路不止一條。第四環節,再回到導入的生活故事,聯系生活,寫寫自己的感受。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打算一課時完成,可是卻發現時間遠遠不夠,一方面是因為課時內容太多,另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在于自己的導向出了問題,略讀課文主要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獲得自己的閱讀感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的點撥猶為重要,就拿父親說的那句話,“生活也是這樣,假如你發現走這條路不能到達目的地的話,就可以走另一條路試試”。當學生找出之后,讀過理解后就可以了,因為很多的感悟是需要通過課文的兩個故事的理解來獲得的,而這兒教師提問太多,放不下。另外很多完全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的問題,可由于怕學生學的不扎實,教師問得太仔細,把學生的學習權力搶了過來,造成的結果是時間浪費了,學生也沒有了真正的思考空間,哪來個性體驗。課的失敗,讓我知道,很多時候,我們該放手時就要大膽的放手,給孩子一個獨立的空間,他們才能真正獲得屬于自己的東西。而現實的教學中,不僅在課堂,還在學生的生活中,我們給他們的約束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