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和狼的故事》是第四單元的選讀課文,這單元的主題是“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上這篇課文時,學生已學完了第四單元的第一課內容,對環境保護,維護生態平衡已有一定的認識。為了進一步深化學生對生態平衡的認識,在設計這篇課文時,我積極倡導學校本學期提出的“目標教學模式”,重視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讓學生自學朗讀自主感悟學習方式,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并設計了有懸念的問題,能有效地引導學生解決重難點。
教學設計時,我緊扣三組對比,以此為突破,巧設銜接,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感受前后的巨大變化,并自主探究這些對比的內在原由及聯系,從而充分領悟文章難點:稱狼為“功臣”,稱鹿為“禍首”的原因,進而明白文章所蘊涵的道理。
1、森林變化的前后對比
在導入暢談之后,我利用課本插圖,請同學們看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說一說: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是怎么樣的呢?再讓學生帶著興趣讀第一小節,找出描寫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句子賞讀,接著讓學生想象:蔥綠的`樹木,清澈的小河,吃草的鹿群,在枝頭歌唱的小鳥,明媚的陽光……凱巴伯森林就是這樣在孩子們的腦海里生機勃勃起來。然后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認識25年后的凱巴伯森林。由圖及文,圖文對照,在想象對比中引發學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5年間為什么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自然引出下面的教學。
2、鹿群變化的前后對比
這部分教學活動,我按“數字比較,想象探究”的設想展開。通過對比朗讀、引導學生比較一、三小節鹿群數量及生存的狀態,想象變化的情景,體會災難的嚴重。我請學生圈出文中關于鹿的變化的數字,4000——10萬——6萬——8000,不僅僅數字在變化,還有很多事物都發生了改變!狼死了!林毀了!本想保護的鹿也掙扎在死亡線上!想象并交流數字背后的故事:森林里一片枯黃,樹木都剩下光禿禿的枝條,鹿群無精打采,餓死的餓死,病倒的病倒……由此學生對鹿群的變化一目了然,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森林的死氣沉沉和災難的嚴重性。
3、狼鹿異位的對比
第四小節是文章的難點,這個教學環節我按“由文悟理,提高認識”的設想主要設計請學生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聯系文中的句子說話,領悟人稱狼為“功臣”,稱鹿為“禍首”的原因。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誰是真正的“禍首”——是無知的人類,人類的無知。進而水到渠成,明白文章所蘊含的道理:人類要保護生態平衡,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但是還存在著許多不足,有待于努力改進。
1、個人教學水平不夠高,主要表現在上課時比較緊張,思路不夠清晰,有一個環節重復體會,導致沒有很好地完成預設的教學目標。
2、學生的課堂練筆時間比較少,沒有安排寫的練習。教學中沒有有機地挖掘文本空白,訓練學生小練筆。
3、學生回答問題、感悟文本內涵的能力有待于進一步的培